第十八章 回家过年-第2/2页



    又回到了这个对余新来说熟悉又陌生的小城镇,陌生是今生从94年就跟父母外出工作,一年也只回来一次。熟悉是前世的初中高中都在这里度过。

    不过并没有停留,因为他的家在下面的小镇里。不过随着越来越下,道路也就颠簸起来。

    一路过去都是很少有楼,大多都是土坯房,砖瓦房也大多都是镇子里主干道上才有。

    余新的家虽然也是在街上,以前六七十年代还是主干道,不过随着发展,主干道也被挪了出去。所以还是土坯房。

    土坯房有有三间,也是一个中堂,两个厢房,左侧后方是一个猪圈,厨房在屋后面。房屋前种了一七八颗枣树,再往前是一个水塘,水塘是倒L型,将房屋的左侧和正前方围住,右边是一个菜园。出口因为水塘所以只有一个宽约三米左右的道路。

    余佑开着车,路过街巷,到了家里。一路上不少人指指点点,余新也听到了一些,都是些老街坊在议论这是谁家的开着车回来,当看到是余佑,又都纷纷赞扬起来,说老余家可以了,老大在外面当官,老二也有出息都开车回来的,就是老三可惜,本来有着铁饭碗结果也下岗了。(在他们眼中,最底层的公务员都是官了)

    父亲余佑那是一路上的满足溢于言表,风风光光,虽然以前在家里也开车,不过是帮别人帮运输的三蹦子,哪抵得上现在这辆十多万的车。特别是街里的老街坊们的夸赞。

    看到父亲的喜悦,“果然,富贵不还乡,就如锦衣夜行。”余新感叹。这也算为自己父亲涨脸了。

    车子停到院里,父亲余佑也忙着跟街坊们打招呼,散着烟。

    “可以啊,大佑子,出息了,烟都是中华的。”一个年龄五十多的壮汉赞赏道,这是斜对面的老徐家,有点沾亲带故,不过余新也不知道沾哪。

    “还行,就是混口饭吃。”余佑谦虚的说。

    众人纷纷都说父亲余佑谦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