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宋富贵



        “这就是大明之所以被称为天子守国门的来源。”

        江逸由衷说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把敌人赶出了国门,又从大明朝第二任皇帝朱棣开始,大明朝的每一任皇帝都以燕城为都,以守护山海关为己任,此即为——天子守国门。”

        “山海关是何处?”范仲淹不解道。

        江逸回道:“山海关最擦哦的时候被称山海卫,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当时朱元璋为了加强京城防务,特派大将徐达和刘伯温到边关要塞修建城池。”

        “他们二人一路考察,便来到了临榆这个边境小镇——”

        江逸右手像是拉窗帘一样划过时空之镜,上面出现了山海关的图片。

        “徐达和刘伯温觉得此地非常适合修建城池,便用一年多的时间建成了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朱元璋便赐名为——“山海关”。”

        观众们在心里纷纷记下。

        “原来这就是山海关的由来啊,作为华夏人,我之前居然不知道,真是惭愧惭愧!”

        “没错,我从来只在影视剧里看到山海关,还真不知道它的来由呢!”

        “嘿嘿,历史知识又多了亿点点!”

        时空之镜上出现了山海关的画面,江逸继续说道:

        “山海关长城,历经了大明的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大明朝为此,前后一共用了二百六十三年的时间,才建成了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

        “好啊,好……”

        范仲淹连连点头,眼睛里的红血丝和憧憬,从刚开始就没有消减过。

        这其实和范仲淹在对付西夏人采用的修筑城墙异曲同工,但明朝的设计显然要更加宏伟,更舍得下本钱。

        “此真乃天下第一雄关,可一旦此关被破,燕城将无险可守啊,敌军只要攻破山海关,便可骑兵快马直奔燕城,大明京师必危。”

        范仲淹一眼就看出了山海关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山海关距离燕城大概280千米,而且两地之间的地形以利于骑兵冲杀的平原为主。

        “永乐皇帝能够在此建都,足矣说明其雄韬武略,摁守辽西走廊及边境之决心,这是真正将皇帝的个人命运和边城将士连接在了一起。”

        “这才是真正的,天子守国门啊。”

        范仲淹感慨道:“若是我大宋的都城也在燕城,老夫倒要看看,那些只会在朝堂上勾心斗角,高谈阔论的文臣,还敢不敢在背后搬弄是非!”

        “老夫倒要看看,那些文臣他们每天还能不能睡着觉!”

        “他们就是待的太远了,压根不识边民之疾苦,不识武将之辛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