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 教育:对话音乐7-第3/5页



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是心里存了一点侥幸的。

“会不会是两个人恰好都出征五次?或者老四其实后头还有第六次第七次,只是天幕还没说到?”

朱标不想打击他爹,但是这个年份迟早会暴露。

于是只好残忍地摇摇头:

“成祖应当就是四弟了。”

想想觉得四弟可能要倒霉,他又补了一句:

“不过四弟不像是会造反的人,或许他是在当征北大将军的时候北征五次。后来大明江山出了变故,他又力挽狂澜上位,得了成祖的庙号。”

按照歌词的春秋笔法,其实也说得通。毕竟之前发生在汉末的官渡之战,歌词里写在了三国部分。

朱元璋刚想点头,很快又发现不对:

“要真有人篡位,大明中间不该插一个其他朝代吗?”

朱棣嘴快地回道:

“那他没篡位成功吧,可能就是把大哥的子孙弄死……额……”

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说了啥,朱棣觉得吾命休矣。

他看看老爹,很好,老爹果然一脸阴云密布,仿佛下一秒就要弄死他的样子。

再看看大哥,被他诅咒了儿孙下场凄惨,大哥脸上的微笑也变得危险起来。

朱棣:QAQ

明太.祖位面在打朱棣,明成祖位面在干什么呢?在团团转。

永乐大帝转了几圈被他觉得眼晕的好圣孙拉住了。

“皇爷爷,您歇歇吧。迟早都会暴露的,能瞒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

朱棣叹气:

“天幕都帮我瞒了那么多回了,怎么不多瞒一瞒?”

也不知道你曾爷爷现在是不是气坏了。

“老爷子气坏了不要紧,可别把年轻的我给打坏了。”

朱元璋:???你可真是个孝顺儿子。

朱高炽心说爹您可闭嘴吧。

这么大年纪了嘴上也没见有个把门的,刚刚一不留神还把心里话说出口了。

就这样的,年轻时候得多讨人嫌?

估计挨打时还在嘴贱呢。

朱瞻基赶紧打圆场:

“不管怎么说歌词夸了皇爷爷呢,御驾亲征之后肯定还有别的好词,来咱们看看……”

于是看到了“北狩”和“国势日下”。结果就这,还是“英宗”时期。

英宗?英你个头的英,他配这么好的词儿吗?

朱瞻基可不管什么反讽不反讽的,他反正就是不高兴。

上一个“北狩”的还是雪乡二圣呢,他明英宗什么东西?这种事情居然还能梅开二度的。

大明的脸都给他丢尽了!

骂完之后朱瞻基想起来了:

“那个明英宗是不是之前《今日说法》提到过的朱某镇?”

当时是怎么说来着。

好像是“朱某镇为朱某基之子,曾御驾亲征,却频出昏招,后为北方瓦剌人俘虏”。还有个叫门天子的“美名”。

那个时候朱瞻基就怀疑过朱某镇是他儿子,现在越发感觉是了。

只是朱瞻基这会儿还没儿子,也没给儿子起过名字,不是太确定。

他看了一眼年份,算了算,感觉对得上。如果朱某镇确实就是明英宗,那应该就是他的崽。

草(一种植物)。

提前得知自己儿子是雪乡二圣一般的人物,这也太刺激了。这个感觉,可能只有宋太宗能懂。

宋太宗位面的赵光义:勿cue,朕现在还不知道雪乡二圣干过什么,谢谢。

对于好圣孙的复杂心情,朱棣是没空去读懂了。他现在气傻了都,这歌词写的什么鬼?

什么叫“效先帝”?这明英宗要不要脸啊?他自己没本事御驾亲征给人捉去北狩了,还好意思宣称自己是“效仿先帝”的?

虽然不知道这个倒霉鬼先帝是谁,但朱棣觉得,前头的皇帝凑合凑合都能称先帝。

这么一来,他朱棣风评被害啊!

先帝本人·明宣宗位面的朱瞻基,此刻不想说话。

他单知道蠢儿子是叫门天子,没想到这家伙叫门之前还不忘扯他老爹下水。

好孝子,真是孝死爹了。

幸好紧接着那句歌词带了“中兴”二字,似乎是挽救了大明。

虽然刚高兴两秒钟,又是一个暴击——

“世宗不视朝”“崇道诵法”

朱瞻基:……

天幕表示别急,你们大明就和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这才哪儿到哪儿。

下一句是写万历年间改革有成效的,下下句是写崇祯年间不敌天罚的。

这还是写得含蓄了,都没提万历年先中兴然后紧接着皇帝亲政就开摆,学世宗一样不上朝。也没提木匠皇帝之类的学习前辈优秀经验,一起开摆的这些糟心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