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积极作为(上)-第2/3页
雷树鸣介绍道:“主席,这位是德国工人冯蓓德。”
冯蓓德也十分激动:“姜主席,我也是解放党的党员。”说着他拉开了工装,露出了里面衬衫上佩戴的党徽。
姜元十分高兴,但还是指着他的党徽,好奇地问:“你这是?”
冯蓓德解释道:“主席同志,我是军工生产上的工人,平时接触的油污怕把党徽弄脏了。”
记者们皆被这句话所饱含的深情给震骇了,但接下来姜元的回复则让所有人更加震撼:“冯培德同志,我们的党本身就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出身于劳动,又何必害怕劳动的油污影响了我们的光耀呢?
劳动的油污不仅不会玷污我们的徽章,反而会让我们的徽章更加闪耀。
劳动是我们党最亮丽的底色!”
随行众人纷纷鼓掌,是啊,大家本身就是劳动群众,又何必害怕劳动给自己带来污渍呢?人呐,不能忘本。
参观完之后送走了记者,解放党革委会常委会在新的大楼里召开了一次常务会议。
姜元关心的问到:“我们的军队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蔡学松回答道:“现在我们的所有部队均已完成换装,淘汰下来的武器都已给了地方警备部队。”
姜元翻了翻面前的文件,继续问道:“那陕西那边起义的军队他们的工作做到哪一步了?”
蔡学松也翻开面前准备好的文件,将里面印好的简报散发给各位委员长,说道:“现在我们已经派遣了军官担任重要岗位,政委、指导员也都安排上了,还给他们发了军饷,发了新的军装,待遇什么的都和我们的正规部队一致。
下一步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筛选,淘汰掉不合格的兵员,对不合格的兵员采取一次清偿制,即凡是不合格的统统给十两银子的遣散费。
同时,对于被裁撤的兵员我们还联系了地方城市管理委员会,给他们提供工作,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姜元看着简报不禁点点头,这种处理方式很成熟,没什么毛病,但蔡学松又发言道:
“但是,各位同志,我提议,对于战士们,我们分田地的时候应该主动给予照顾,他们出来从军,家里本来就少了劳动力,现在我们应该安排地方帮助这些家里有参军人员的家庭劳动,给他们分好田或者农忙时节地方有关部门要给他们家派人帮忙耕种。”
姜元十分赞同:“不错,学松同志的提议我看很重要,这些战士为集体流血流汗的,我们不能亏待了人家,况且这样子做也能推动人民区百姓们拥军爱军,我们的事业也能更加顺利,大家认为呢?”
其余常委纷纷表示赞同,农村工作委员会委员长厉康主动表态:“好,学松同志的提议我马上回去安排落实一下,我看就是每年农忙时节我们派同志帮助他们耕种和收获。”
赵有成也发言道:“我们群众工作委员会会安排相关的宣传活动。”
蔡学松又提出下一个问题:“同志们,但是我们军委里还有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已经控制了全陕,下一步我们要向何方?或者说我们要不要继续向下扩张?”
这个问题很重要,众人都陷入了思考,姜元问到:“你们军委会是什么意见?”
蔡学松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说道:“我们部队听革委会指挥。”
姜元摆了摆手:“现在是在开会,而且是我在问你们的意见,大胆说。”
蔡学松这才站起来,望了望,这才发现原来大家换了个场地开会,这里还没有舆图,于是书记处的同志们连忙去找地图,好一会儿才将地图拿来。
巨幅地图被平摊在桌子上,各位常委们都站起来,双手叉着腰听蔡学松分析。
蔡学松指着地图分析道:“我们军委从军事角度来说,我们周围的直隶、河南地区群众基础薄弱,而且那是北洋军的地盘,现在不宜进攻,而湖北名义上则是革命党的地盘,我们现在双方关系尚可,考虑到国内形式,我们现在不宜与革命党交恶。
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只剩下了三个方向,蒙古、甘肃、四川。蒙古、甘肃人烟稀少,本阶段打下来意义不大,所以,从这些方面看,我们军委会推荐向四川扩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