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近水楼台欲得月,月光眺远是旧情(二)-第5/6页
苏倩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了过去,那画上画着一男一女,男的抚琴,女的品箫,恩爱之情洋溢出画外。那女的名叫夷则,多半夷则派名字也来源于此。苏倩自知理亏,苏倩在心里吐了一下舌头,恭恭敬敬的回道:“师兄说的是,我知错了。”
庄松点了点头,把苏倩引到螺旋楼梯旁一个大老远就能感受到里面灵力逼人耀着蓝光的球型法器边,庄松示意苏倩把手放上去,苏倩照做了。
苏倩手刚搭了上去,球里的蓝光小时,浓缩成了一团白色雾气。那雾气感应到苏倩的存在从球里钻了出来,在苏倩身上环绕了几圈后,像一只泄气的气球一样借着反冲的力量从沿着楼梯盘旋而上,越来越小,然后融入屋顶的白光中。白光笼罩整个大厅,一缕光束聚集射向那个球型法器,法器弹开了苏倩的手,重新焕发出蓝色光芒。“咻”一声墙壁上其中一个陈列架中的一件乐器飞了过来,悬浮在苏倩面前,一上一下浮动着。
这件乐器掂着挺重的,光滑如玉,通体像羊乳般白洁无暇,呈竹节状分了四节,层次分明。苏倩伸手拿了起来,细细打量着,数了数,一共八个洞,横着把左边上一个洞对准嘴唇,使劲吹了一口气,结果……只听到了苏倩吹气的声音,这吹了个寂寞……
庄松站在一旁尴尬的笑了笑,指着画像说道:“苏师妹,那不是笛子,那是箫,是竖着吹的……”
笛子?箫?苏倩傻傻分不清楚,用嘿嘿傻笑掩饰了尴尬。突然想起了师父好像也是箫,就学着师父的样子,狠劲吹,依然不响。
庄松挺无语了,既然已经领了乐器,就领着她又返回了山洞。苏倩乐呵呵的拿了乐器,爱不释手,连吃饭也放在了一边,拿着箫左吹一下右吹一下,就是吹不响,但还是压抑不住热情。
看着她见猎心喜的样子,庄松似乎看到了百年前韩巧巧入门的样子,只是韩巧巧一个劲儿的缠着他求着要教。眼前的这位苏师妹,要乖巧不少。庄松也没有让她多等,草草吃完东西,从最基础的五音开始教起。
俗话说五年琵琶十年箫,苏倩远胜凡人的天资也没有帮她立刻学会这件乐器。花了不少些时间,她才把最基本指法、吐纳方法掌握了。
这两人一个学的起劲,一个教的用心,不知不觉,已经入夜。
庄松怕她着了风寒,顺便帮忙手书了一页训练谱。苏倩接了过去,却见那谱抬头处用小楷写着《所思》二字,细看这首曲子整个下来都是舒缓的慢调,应该是因为简单,为了苏倩尽快掌握指法特意挑选的。
此曲填词古朴,大部分字苏倩认不全,不过都是四字一句,搭配情意绵绵的曲调,无论是改成《蒹葭》,还是《关雎》都毫无违和感。
不知有意无意,苏倩联想到的蒹葭和关雎,所思所想俱是庄松。短短几日,这位大师兄对自己的诸般好处都被转苏倩化成了爱慕。甚至这一小段山路的形成,苏倩就自我感动脑补了出了十集爱情连续剧,尽管她明知这只是单相思而已,但下山的脚步已经是跃动出轻盈飘然的感觉。
晴朗的夜晚,初秋送来的清风传来丝丝清凉。门中的师兄大概都已经休息了,静谧的夷则派只能听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苏倩不敢惊扰他人休息,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手中按着箫的孔洞比划着指法,忽听不远处传来男女欢笑的声音。
“不要再摸了,让其他师兄弟看见就不好了……”
“看见了就看见了,你我情深意笃又何惧闲话。”
“你……别……我可不是那种轻薄女子,我只待你一个人这样。只要你一心一意待我好,我什么都会依你的。你快些走吧,来日方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