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首



    有涅尘居士者,自幼喜读《水浒》,每每称是书有三大遗憾:一是宋江放高俅;二是梁山受招安;三是众英雄死难,意甚不平,常自耿耿。

    一日午后小寐,梦中见一道士,自称姓朱名武,言梁山自三败高俅后,另有一番气象,皆其亲历亲闻者。当下一一述来,托居士写之,言讫不见。居士醒来,依稀记得这道士所言,便时断时续,开始记之。

    这居士于《水浒》一书,百二十回本与百回本皆曾通读过,旁涉金圣叹腰斩之七十回评点本。此书是依《宣和遗事》及民间传说、宋元话本整理撰写,作者相传为施耐庵,时在扬州、苏州、镇江、杭州、淮南一带活动,与东吴王张士诚谋士卞元亨交厚。一说此书是施耐庵有感于朱元璋、张士诚争夺天下之战,牵强附会而来,本属戏说。今居士据其梦中朱武所说,便欲附骥。

    《水浒》首写一个“义”字——如鲁智深之与林冲、花荣之与宋江、张青孙二娘之于武松、朱仝之于雷横等皆是也。宋公明更是靠这一“江湖招牌”,笼络或说凝聚了人心。众多好汉汇聚,给了一个场地叫梁山泊。

    那梁山泊号称八百里水面,其实也并不太大,方圆直径也就百十来里。借书中王伦之口就是:“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实大可把地点置于太行山或洞庭湖、太湖,梁山好汉原型多有在太行山聚义者,谓“忠义军”;洞庭湖则南宋初钟相、杨幺起事之处;而后世称之为“太湖强盗”的,更是大大有名。

    俗话说:“没有三分三,不要上梁山”,梁山是江湖、是社会,是组织。于是就有山头、派系。梁山武装力量由梁山本军、地方武装、官家正规军、别寨武装四大类组成。计有宋江、晁盖、军官、绿林四大山头。

    四大山头又分成郓城系、江州系(含黄门山系、枯树山系)、青州系(含清风山系、对影山系)、登州系(含登云山系)、讨剿系、水军系、二龙山系(含白虎山系、桃花山系)、少华山系、饮马川系、芒砀山系等十几个小山头,其中好多山头彼此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至于按相同籍贯(蓟州系、沂水系、大名府系)或相同身份(财主系、教官系、艺匠系)组成的,则不列入山头。

    据朱武所言,后梁山起事,按战略区域,计有五路野战大军:关胜朱仝之东路军、林冲鲁智深之西路军、秦明花荣之南路军、呼延灼杨志之北路军、宋江卢俊义直辖之董平中路军。

    宋江能调和诸派系。寨主之位说到底,是诸派系搏弈、妥协之结果。晁盖之被架空,宋江之为寨主,乃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之事。

    晁本非梁山奠基之人,乃林冲火并王伦让与他的。至于“首义”——智取生辰岗,则大功劳实是吴用筹画得当,公孙、刘、三阮等赞襄其成。唯一一次领兵打曾头寺,更是连命也丢了。

    卢俊义会中吴用那么平常之计(相面加藏头反诗),不纳燕青、李固之言,想智谋亦属有限。中计后还想徒负武力,擒贼扬名反被贼擒,大失面子。后抓阄打东昌亦未果——从吴用不给其谋,专待宋来,即可看出卢之无成。算来算去,只有捉史文恭一点功劳。

    而据朱武言,后卢俊义大展神威,频显才略:折服金军右副元帅完颜宗望、大战金国第一名将完颜娄室等等伟烈事迹。

    梁山宋江之功,自是极丰:打祝家庄得大批钱粮,收李应、扈三娘等;打青州收呼延灼、救孔明之叔兼报秦明之仇;闹华州救史进、交宿太尉(此非常重要,本来一个县城小吏,无论如何也不会与朝中大员攀上交情);破高唐州救柴进、杀高廉,得大批钱粮;破大名府救卢俊义、收索超,得大批钱粮;破曾头寺报晁天王仇,得大批钱粮;破东平、东昌两府,肃清梁山外围,收董平、张清两员虎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