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县试榜首



    学习小组里的程思和徐凛都是已经通过了县试的,这次不必再考,程黎让他们继续准备府试,他俩现在正忙着找资料呢,孟飞鹤和严兴都是桐县人,要回本县考试,也已经在整理东西准备先回家了。

    很快便到了县试那天,程黎等人从书院早早出发前往考棚。

    考棚设在禹州城东面,程四一大早便在书院门口等程黎,他得帮少爷背书袋,余氏和程霜也要送考,程二被程黎耳提面命多回,每次都记得带上程霜的帷帽出门。

    “少爷!少爷!这边!”程四在人潮中看到程黎的身影,便努力挥动胳膊,程黎一下子就看到了他,程四便越过人群艰难地走到程黎身边。

    “少爷,夫人和大小姐也都来了,在那边的马车上。”程黎一听余氏和程霜也来了便走到马车边和余氏讲了几句话,不过人实在太多了,没说几句便开始唱名入场准备考试了。

    余氏紧紧抓住程黎的手,力气大手都几乎要发白,程黎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便整理好东西准备入场。

    “禹州程氏,程黎,年十二,身长四尺五,身形瘦小,肤色偏黄,眼若星辰。身体无其他特征,例行搜身。”唱名的人说完,便有小吏上前要求程黎脱掉棉袄和外袍,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夹带,又搜了书袋里携带的笔墨纸砚等物品,方让程黎进场。

    程黎舒了一口气,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背上书袋踏入了考场,余氏一直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大门口,方觉松了一口气。

    县试是科举的起点,一共考五场,每天考一场,程黎第一天还有些忐忑,进了门,拿到考卷以后便淡定了,无论如何,她现在就是考生一名了,她舒了口气开始思考如何作答。

    考棚内并不挡风,程黎拿出石头镇纸压住了试卷,双手揣在袖子里没有动,这是她做题的习惯,她先看题目,在心里先理顺,然后再做答,不过这样也会有弊端,对时间的把控,古代的时间控制主要是水漏、日晷、烧香,程黎只好一边思考一边注意水漏的情况。

    五天考下来人都麻了,最后一天考完考生们出了门,考棚便关闭了大门,等府试的时候再开放,程四在门口等着程黎出来,有考生考得不好的出考场就奔溃了,程黎侧过头去看了一眼,不是书院里的人,是个脸上蓄了胡须的中年人。

    程黎闷头往前走,一直走到人群外才舒了口气,这就是科举的第一关,不管结果如何,都已经过去了,程四送上暖水袋,接过程黎的书袋。

    手中不断传来暖意,想必程四之前是将暖水袋塞进自己怀里捂着,程黎弯了弯嘴角,笑道:“回家。”

    “哎,好嘞,少爷你等等我!”程黎大步流星地往前走,毫不留恋考棚外的人生百态,她的心很小,小到只能装得下家人。

    考完试以后的程黎第二天便回了书院,临走前余氏将她喊进屋子里,将一个包袱递给了她,竟然是月事带,程黎一脸尴尬。

    “你就藏在身边吧,免得有需要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处理,为娘教你如何使用,你在书院里且得小心,每次葵水来时可能会痛得厉害,你就不要费神看书了,还有在书院里不要总用冷水洗脸洗手,你本就瘦弱,冷水容易让你手足冰冷。”

    余氏边说边给程黎演示了一遍如何使用月事带,程黎虽然尴尬,但她确实不能在这件事情上露出一丁点的马脚来,她听着余氏的谆谆教诲,又将包袱收好藏近行囊中,她过完生辰便是十二岁了,如果按照虚岁已经十三了,是要做好准备。

    这也让程黎决定了要参加今年八月的秋闱,否则再等三年,恐怕她的很多女性特点就瞒不住了,她可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