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未来科技集团



"                                                                                很快,有关于未来实验室的编制以及待遇情况的消息传了出来。

  尤其是3000和5000的生活补助,直接刷爆了高校研究生的朋友圈,短短的几个小时内,犹如插上翅膀一样,飞快的传播开。

  虽然乍一眼听上去,这个数字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只拿着每月几百的补贴,然后没日没夜的提着导师干着工具人的活。

  这么一对比,

  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就更不用提未来实验室还有编制。

  可以说是提前锁定了你后半辈子的幸福。

  “尼玛,赶紧告诉我,这是哪个神仙实验室。”

  “快点,在线等,挺急的。”

  “研一,研二给30000的生活补贴,研三更是有5000,我特别想问一下,博士生过去的话能给多少补贴,没别的,看得我都想去了。”

  “楼上加一,华中科技研究生一枚,有点想提桶跑路了,实在是太香了,而且我还听说他们有绩效奖励,看着生活补贴的架势,最起码不低于五位数。”

  “突然发现,进入这个实验室,就和企业上班一模一样不,最关键的是他们现在还在上学,算是同步。”

  “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刚刚我查了一下这个未来实验室,好家伙你们猜实验室的负责人是谁?”

  “哪位哪位,楼上这位,我劝你不要卖关子,你也不想被广大网友群而攻之吧。”

  “就是那位王帆大佬的。”

  “我想起来了,是不是就是那位让Nature和Sce同时低头,单独为他设置版面的男人?”

  “对,就是他,咱们华国除了他没别人了。”

  …………

  一时间,网上众说纷纭。

  而实验室内,王帆已经开始给大家布置任务。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有关于硅碳负极离子电池的研究。

  王帆会给出一部分技术资料,支持这一批新人进行往下的探索,看能不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或者是适应更多复杂的环境。

  同时也有另一个小组,是新的方向,为氢氧燃烧电池,在咨询系统之后,王帆知道这是下一个能源方向。

  “所以接下来整个实验室会分为两个小组。”

  “首先我强调一句,这两个小组是不分任何区别的,无论是在资源还是支持上,都是一样的,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王帆看着面前的新人,一字一句的开口嘱咐着:

  “接下来,愿意顺着我的方向继续研究硅碳负极离子电池材料的,站在左边,另一方面选择氢氧燃烧电池的,站在右边。”

  话音落下。

  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眼神中似乎在询问该怎么选。

  陈伟拍了拍吴志林,问道:“老吴,你选哪一个小组?”

  吴志林摇摇头,表示自己现在也不清楚。

  消息来的太突然,他需要一点时间来考虑。….

    这可不是平时做选择题那么简单,是实实在在的关乎到他们后面的科研事业的发展。

  “要不要咱们就选硅碳负极材料,正好老大已经有现成的成果,马上各个跨国巨企就要参与进来,再不济可以照葫芦画瓢,做出几分成绩,探索一条多方面发展的电池。”

  陈伟提议道。

  闻言,吴志林还是没有回应。

  陈伟的话的确没错,硅碳负极离子电池材料,已经有现成的制取路线,就算是后面的进一步探索,也绝对比新方向来的要轻松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吴志林进入未来实验。

  为了就是挑战。

  想到这里,吴志林深吸一口气,缓缓回道:

  “我选氢氧燃烧电池方向。”

  “啊,老吴,你说……啥,选氢氧燃烧方向?”

  “对!”吴志林肯定道,语气又坚决了几分。

  “我也是这么想的。”

  “按照这个架势,估计氢氧燃烧电池就是下一个风口和趋势,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咱们得抓住。”就在这时,一位来自科大的外校研三学生张微微,来到两人身边,开口插入到话题中。

  “老吴,既然这么说的话,那我也和你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