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祸水临头-第2/3页



    少年疑心渐重,正欲开口询问这人到底是谁,却被那人出声打断了思绪

    “那和尚是一个破戒僧,之前因暴怒杀人被少林住持赶下山去,可谁知他竟不知悔改,反倒变本加厉,仗着少林功夫在这一带胡作非为,师傅叫我秘密去协同少林捉拿他,但未曾想到在前往少林途中遇见了这破戒僧……即使是同门也不便相告,这人逃走,我也要立刻动身去少林了”

    那书生说完,躲避瘟神似的一跃而起,在陈殇仍在思索之时,运转起轻功踏着街道两旁的屋檐,很快消失在月色之中

    尽管十分疑惑,但陈殇依旧回到了书院之中,端坐在床上

    又见着前些日子挂在墙上的那架瑶琴,少年一时不语,走去轻轻取下,回到床边盘腿坐下,又将师父所赠那琴横在膝上,左手借来旁侧烛火细看

    这琴构造巧妙,用梧桐木造面板、以梓木制造琴背,陈殇借烛光细细端详着这木料,又出手抚摸,竟是“四善”皆备,紫檀岳山既不过高,亦不过低,龙吟用的是大漠黑玉,配合黑褐色大漆丝毫不显突兀

    少年又注意到琴身身上刻画山川大河、明月村城,不知会不会对琴音有什么影响

    旁边有两列小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细细想来,“道沧”之名倒是出自于此了

    少年轻抚琴弦,弹奏的是自己学习琴艺的第一首曲子,叫做《苍茫赋》的,遥想孩童之时初学,是望见师父弹琴,足足听了许久没有回过神来,待师父曲终之后请求师父相授,本来听见曲子好听,又听师父说这曲子叫做《苍茫赋》,曲子极其简单,但弹出作者当初悲叹之韵味属实不易,心下添了些要弹出其韵的决心,学的更加起劲

    只是师父捉握他的手相授,毕竟那时幼小,虽三岁习武,但练的是剑术,手上指甲弹琴时十分疼痛,现在弹多了,倒也没有了当时感觉,只是想到师父,又是一阵感伤

    琴音缥缈不绝、深远间有了些许荒凉,这《苍茫赋》本来是悲而不伤的大乐,但因陈殇心中悲叹与这琴本身的音泽绵远深长,倒是多增了浓浓悲意

    那琴音轻松脆滑、发音清亮绵远、纯净无杂,久久琴声不散、音色均匀,声声醇和淡雅、有金石韵

    少年回神过来,知道这琴“九德”皆具,并且时间久远,其声更有韵气,当即知晓这是可遇不可求之好琴,当时师父真是下了血本

    久久静默不语间又将那琴挂回了原处,少年再次盘腿端坐,以《乾坤宝典》所载的那两仪运功之法《阴阳心决》操控剑气与内力在体内游导,以内力修炼代替睡觉,心中冥想《九殇剑典》第二重剑招与内功之妙道

    说来奇怪,明明《九殇剑典》的第一重所载剑法简单多变,内功讲求将剑气聚拢;但这第二重却是要将阴、阳剑法合二为一以求变化,内功修炼也与这第一重大相径庭,居然讲求将剑气分散,还要将剑气付以阴阳,又要用阴阳相容之法调和真气、剑气,当真复杂

    怀着满腔疑惑思索一夜,仍未能参悟,只能在晨曦到来时作罢

    出门至院子时突然听得几声箭响,几点寒光穿透院子墙面,朝着陈殇而来,饶是少年反应迅速出剑抵挡,才没有遭了毒手

    陈殇施展起《九殇剑典》第一重剑招第七十二式“天地荒辽”配合体内游气才堪堪将那箭矢箭头斩断,可箭身仍旧朝着少年飞来

    少年料定挡它不过,施展轻功向上一跃,才险之又险的躲了过去

    那箭身洞穿石墙,在墙上留下了十分整齐的细小圆洞,旁无裂痕,恰恰证明了出箭人内力之深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