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工厂考察
恒阳通往昆山的高速公路上,两辆载有嘉业考察团的商务车正极速奔驰着。
前面开道是辆黑色商务,里边坐着负责本次电梯采购的相关部门经理,由夏禾一路陪着。紧跟在后面的高级商务车里有金法荣,夏昌明段国栋以及陪同人陆杰。
此时陆杰正简要介绍着EK的品牌历史。
“20世纪10年代也就是1910年,当时EK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市还只是一家机器修理店,EK的全拼芬兰语就是’机器’的意思。起初主要以生产销售电机和进口及安装瑞典格雷厄姆兄弟的电梯为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袭击欧洲时,芬兰仍属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EK便为俄罗斯军队生产黄铜弹壳,收入和员工逐渐得到增长,但由于战争带来的影响,芬兰经济处于紧张状态,建筑业几乎停滞不前,电梯销售也变得萎靡不振。到1918年,EK才开始自主生产电梯,第一部电梯就被安装在赫尔辛基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电梯的需求量一直非常低,20世纪20年代EK的业务实现增长,到三十年代早期几乎统治了芬兰电梯市场,但这个市场非常小。之后又经历了历史大萧条,1933年,EK也开始生产工业起重机和电动机,以应对电梯销售的疲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EK的大部分生产能力被转化为芬兰的防务工作,制造了车用弹药和木材燃气发电机,但仍一直保持着电梯和起重机的生产工作。”陆杰适时润了润嗓子最后说道,“在经历了战争,大萧条和业务重组,扩张与创新创造等一系列发展沿革,这个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电梯企业也成为了全球电梯和自动扶梯产业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昆山工厂就是EK在中国唯一,也是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
一口气说到这里,陆杰方才停下,他顺手拿起一瓶矿泉水,边喝,边观察车内人员的反应。
嘉业考察的第一站是由万东代理的德国DB广东中山工厂,同为国际一线品牌,虽创立时间短于芬兰EK及其他几家,但其厂区建造和品牌实力也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又有万东的高标准招待,几乎把考察团一帮人嗨翻在那边,据说笼络了不少人心。
显然金法荣并不想过早地谈论或品评某家品牌,尤其是潘炀和夏昌明都力推的电梯公司。他侧转头看向身旁的夏昌明,笑着随口说道:“夏总是高材生,对历史应该比较有研究。”说完这句,他微微仰起头眼神虚望着车顶位置假做思考状,“让我想想,1910年,那时中国应该是清朝末期溥仪在位时期,对吗,夏总?”说着再次看向了夏昌明。
一直盯望着金法荣的夏昌明看了眼陆杰,接着望向金法荣,说道:“嗯,是的没错,1910年正是清朝宣统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溥仪退位,也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帝制的结束,之后中国就到了民国时期。”
金法荣接着说道:“从清朝灭亡国共两党建立到十四年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共和国成立,中国这一百多年被外侵和内耗折磨的是满目疮痍,要不经济何至于会落后欧洲国家这么多,选个电梯还得被洋人牵着鼻子走,哎。”说着摇头并作苦笑状。
此时的气氛便有些尴尬,陆杰作为外资品牌代理人顺着他的话说等于就是在抨击自己,没有一点反应倒又显得理亏,反而被人占了上风。他想了想,接着说道:“金总说的不无道理,其实中国的经济完全是受了政治因素影响。就说中国的工业,在近代清政府统治下闭关锁国,两次错过工业化革命的快车,之后就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再到民国解放前这近40年,没有独立的主权,社会环境不稳定,思想也不统一以及常年战乱等诱因使得中国的工业发展雪上加霜。”说到这里他有意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的继续道:“再说到电梯行业,我作为一个从业十多年的代理人深知里边的内情。从改革开放到70年代末,中国的电梯生产企业仅仅10余家,研发和生产水平非常薄弱,所以多以进口电梯为主,能够出口到国外的机会更是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