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投胎入李家



    “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窦氏产高祖后,次年诞下一女,讳长生,乃合天弘运大成仁帝君。”——《旧唐书-仁帝本纪》

    却说隋朝末年,十八路反王并起,揭开了风云际会的壮阔篇章。

    自此而始,群雄逐鹿,龙蛇混杂,天下豪杰聚首,一番征战厮杀,且看花落谁家。

    有道是:繁华消歇似轻云,不朽还需建大勋。时危俊杰姑埋迹,运起英雄早致君。

    …………

    隋唐开皇十九年,即公元599年,夏日里的一夜。

    京都内城权贵云集的明和里,女危星落,唐国公府上诞下一女。

    正堂之上,家主李渊听闻产房喜讯,正老大慰怀准备打赏下人。

    突听家丁来报,府外有一骑牛道长求见。

    李渊心中暗自疑惑,城内宵禁森严,这一人一骑是如何到这内城深巷之中的,嘴上却不敢怠慢,吩咐家丁快快有请。

    不多时,一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清矍老人大摇大摆的步入堂上。

    李渊心中暗惊,忙起身相迎,拱手作揖道:“仙家莅临,在下未能远迎,恕罪恕罪!”

    老道微微一笑,一摆手中拂尘:“贫道前几日在龙虎山夜观天象,见中州女危星式微,有摇摇欲坠之象,特地赶来京城。果不其然,今日有幸见识阴惑正宫之局,特来恭贺贵主人喜得贵子!”

    李渊与夫人窦氏早前已有二子,今日初又得一女,自然是欣喜万分。此刻听闻老道道喜,面上一松,内心喜不自胜,正要跪坐着回礼答谢。

    待闻听得“喜得贵子”四字时,顿感诧异,反问道:“内子明明诞下一名女婴,仙家为何恭贺我‘喜得贵子’呢?”

    道长怀抱拂尘,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默不应答。

    唐国公李渊久居官场,立时领悟,屏退众人,低声道:“有何不便之处,仙家但说无妨。”

    道长一捋长髯:“女危,位北主火,主杀伐功业。如今正值大暑,火又极盛。若是生的一个男子,还则罢了,假以时日建功立业,位极人臣,自是上上大吉的命格。可生做女儿身嘛……唉”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啊?”

    李渊初闻之下,心里一沉,正要再细细询问。

    突然间夫人窦氏的贴身侍女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老爷不好了,小女郎她一口气没咳出来,闭过气去啦!”

    李渊一听,惊得手里的茶盏“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来不及向道长招呼,忙不迭地冲向后院去也。

    后院产房之内,仆妇们正默默擦泪,窦氏坐在床上,怀中抱着瘦弱的女婴放声痛哭,床边稳婆医官见唐国公冲了进来,都是又惊又愧。

    李渊两步走到近前喊了声:“夫人!”

    窦氏听闻丈夫声音,抬起头来,泪流满面地哭诉,“老爷,我们的孩子……”边说着边把女婴递给李渊。

    李渊颤颤巍巍地接过小猫大小的女婴,观其面目青黑,双眼紧闭。

    一探鼻息,双腿一软险些坐倒在地。

    恍惚间,李渊想起刚才前厅之中仙家言语,急忙抱着女婴,转身就向屋外跑去,口中还大喊:“仙家救命啊!”

    老道此时已来到屋外院中,向三步并作两步冲向自己的李渊挥了挥手,一抚长髯,目光望向襁褓中的女婴。

    李渊在道长面前一鞠到地,把孩子举过头顶,大喊道:“求仙家大发慈悲救救我的孩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