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谁知始因果尽知,大利闭眼难避色
离开车迟国,行至近晚,唐僧勒马道:“徒弟,今宵何处安身也?”
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那在家人的话。”
三藏道:“在家人怎么?出家人怎么?”
行者道:“在家人,这时候温床暖被,怀中抱子,脚后蹬妻,自自在在睡觉;我等出家人,那里能够!便是要带月披星,餐风宿水,有路且行,无路方住。”
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险峻,我挑着重担,着实难走,须要寻个去处,好眠一觉,养养精神,明日方好捱担,不然,却不累倒我也?”
行者道:“趁月光再走一程,到有人家之所再住。”师徒们没奈何,只得相随行者往前。
难怪长老喜欢八戒,猴哥喜欢把自己强加于别人,当了队伍最高位,下面人吃不消啊。
。。
又走了一会,被一条河挡住了,长老问,如何渡过去,八戒说,让他试试深浅,长老疑问,水如何试深浅,八戒说:
“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行者道:“你去试试看。”
八戒在路旁摸了一块顽石,望水中抛去,只听得骨都都泛起鱼津,沉下水底。他道:“深深深!去不得!”
长老道:“你虽试得深浅,却不知有多少宽阔。”
八戒道:“这个却不知,不知。”
行者道:“等我看看。”
猴哥登云看了会,又急收云头,按落河边道:“师父,宽哩宽哩!去不得!老孙火眼金睛,白日里常看千里,凶吉晓得是,夜里也还看三五百里。如今通看不见边岸,怎定得宽阔之数?”
长老惊讶,又声音哽咽道:“徒弟啊,似这等怎了?”
沙僧道:“师父莫哭,你看那水边立的,可不是个人么。”
行者道:“想是捕鱼的渔人,等我问他去来。”
拿了铁棒,两三步跑到面前看处,我惊讶到,为啥找个渔夫,还要把铁棒拿出来,怕渔夫是妖怪啊,有备无患?
猴哥到了后,叫:“师父,你来看看。”
原来是一面石碑。碑上有三个篆文大字,下边两行,有十个小字。三个大字乃“通天河”,十个小字乃“径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
原来是通天河,难怪,不过动不动就八百里,也太过分了,脚底磨穿啊,嗯?镇元子送的鞋子衣服也太神奇了,不沾灰不会破,大仙也太客气了。
亘怎么读啊,额,长老读了一遍,原来是gen,这个字有点意思啊,天地日,是日吗?同〇吧,圆字一横,又是什么意思?有趣,中文是多维的啊,真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
长老在旁边,滴泪道:“徒弟呀,我当年别了长安,只说西天易走,那知道妖魔阻隔,山水迢遥!”
唉,钢铁是怎么融化的,又是怎么练成的,想象很美好,总有意外,不是吗,我能说出来吗?说了估计也没用,心是自己的。
突然听到鼓钹声,八戒道:“师父,你且听,是那里鼓钹声音?想是做斋的人家。我们且去赶些斋饭吃,问个渡口寻船,明日过去罢。”
三藏马上听得,果然有鼓钹之声,“却不是道家乐器,足是我僧家举事。我等去来。”
行者在前引马,一行闻响而来。那里有甚正路,没高没低,漫过沙滩,见到一个村子,约四五百户,长老让我们留步,他先去问,怕徒弟长相吓到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