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高唐豪强-第2/3页
    
    华歆一怔,刚想问陶应为何将时间定在明年五月,颜良已行色匆匆回来。
    “主公,县城已派玄甲军接管,只是,这城内遭匪祸的灾民太多,若不加以赈济,恐支撑不了两日。”
    若在过去,颜良看到流民、难民,最多就是同情一番,有多余的吃食,再分给流民一二,很快就会将其放下,听天由命;一个是爱莫能助,一个是习以为常。
    可现在颜良的身份不同了,而且很清楚陶应已将青州当成了自己的基业,无论是在泰山郡,还是在济南,陶应都是不计代价救济百姓,甚至不惜与地方大姓、豪强为敌,颜良自然对百姓的态度不一样了。
    “城内有没有大姓、富户?”
    赈济,自然就地解决为好,尤其是地方大姓、豪强有的是钱粮,只要拿出一部分粮食,就可以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有一家,只是听百姓说,似乎与洛阳‘十常侍’之一的张让有关系,粮食不好借。”
    颜良不无担忧地望了陶应一眼,很担心陶应故伎重演,毕竟涉及到了十常侍。
    “张让?”
    陶应一愣,张让怎么了,难道他比汉灵帝还难斗。
    “一个都活不过明年这个时候的阉宦,哥有什么好怕的!”
    陶应很清楚,汉灵帝一死,张让等宦官就被袁术兄弟逼得投水将自己腌了咸菜。
    “张让嘛,这个时间段,正与何进、袁逢争夺朝堂的控制权呢,恐怕没有精力关注高唐!”
    陶应在思索张让的事情,站在一旁的颜良以为陶应知难了,便出声建议陶应另辟蹊径。
    “主公,还是算了吧,俺派人连夜前往济南,请元龙先生先筹集一批粮草运到高唐救急吧。”
    陶应优点不多,但却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听了颜良的建议,他反而镇定自若。
    “算了?”
    陶应瞅着颜良,嘴角微微上勾,冷笑一声,眸子里闪过一抹冷厉。
    “咱们若就此算了,别的不说,高唐县数万百姓岂不饿死?”
    “再者,从济南调粮不是最佳解决之道,济南也缺粮,等待赈济的流民有数十万!”
    将明面上的利害关系给颜良解释一番,陶应背搭双手,再次转身望向平静的黄河水面,拳头越攥越紧,眸子愈缩愈深。
    “哼,若就此算了,未免显得我陶应欺软怕硬,被人耻笑!”
    陶应心里很清楚,一旦被人嘲笑,不但刚刚积攒起来的一点威名扫地,就是手下的数万玄甲军士卒,也会对他离心离德。
    “恐怕哥在青州,不是永无宁日,就是无立锥之地!”
    若陶应因惧怕张让,放过高唐大姓,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后遗症,就是眼下平原郡其它诸县的整治没希望了,即便是整个青州的大姓、豪强,也会公然反弹。
    “张让又如何?刘赟都让哥杀了!”
    “再说,难道哥在青州招兵十万,是弄着玩的吗?”
    陶应在青州招兵十万,不仅仅是为未来争霸用的,最主要的用途,还是用来对付地方大姓、豪强的。
    这一点只有陶应自己心里清楚,莫说陈登,就是颜良、纪灵等人都不知道陶应的此番用意。
    “颜将军说的大户,应该是高氏,他家确实有存粮。”
    被冷落一旁的华歆忍不住出声提醒一句。
    “不过,高氏可不仅仅与十常侍之一的张让有关系,跟大将军何进也有姻亲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