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六十一章 p6(修正陕西总兵谬误)……



    9月4日, 朱棣裹挟着大量德州粮草和人口,班师抵达了北京。

    朝廷方面,朱允炆在方孝孺的建议下, 进行了诸如“午门”改“端门”一类的无意义行为。

    连奉天靖难记那不知名的作者,都终于忍不住, 在此处亲自下场吐槽了一番。

    老朱陵土未干, 建文帝你就瞎几把改,改的还是什么门的名字, 和打仗成败没半毛关系, 有屁用名声只会发烂发臭, “徒使”靖难之师更理直气壮的逼逼赖赖。

    方孝孺啊方孝孺,你一代称贤, 怎么现在那么愚蠢呢

    对此, u的评价是,作者,你味儿有点冲,好像粉籍暴露了。在那边恨铁不成钢,扼腕叹息似的

    老朱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叹气啊, 像鞭子一样打到朱允炆身上,让朱允炆脸上一阵阵火辣辣的。

    “不要改这些东西。”老朱威严说,“要改,就改改数学符号。这种改动,才比较有意义”

    实话说, 什么没能实施的井田制也好, 改名也好,改官名也好都没什么。甚至改赋税,都有个关心苏松百姓的遮羞布, 而没那么裸的为江南大地主谋求利益。

    但事实上建文二年,朱允炆还有一个不常提及的改革举措,那就是重新允许苏、松、浙、赣四地之人担当户部官员。

    这就是非常纯粹,江南士人在争取政治资源倾斜。

    建文帝的理由很冠冕堂皇,“用惩一时,岂可为定则”。我爷爷之前刑法太重了,我与民休息呢。

    刚刚叹息的老朱,倒抽了一口凉气。

    朱棣快乐了,微微一笑“侄儿,你似乎也没有那么孝顺嘛。”

    老朱颤抖的手,指向朱允炆“你,你这鳖孙你,你与民休息也就罢了,这,也从未听闻过,与民休息,要让他们那儿的人,当户部官员呐,我是没有给他们别的官当吗你怎么就非得和户部过不去呢”

    朱棣在旁劝道“孩子还小,慢慢打。”

    老朱愤怒“打,给咱往死里打”

    当然没有内侍真的不开眼的上去啦,毕竟秦王从开头嘴臭到现在,陛下喊打喊杀了那么多次,也没见真正打杀呢。

    果然,老朱又说“鳖孙,你认得账簿吗看过账簿吗你要不要问问夏主事,那账簿到底是怎么记录的,其中究竟有多少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郭桓案、空印案,都不记得了吗”

    “咱不给他们当户部官员,是为了敲打他们咱不知道,换个地方的人当,也会贪吗但那地方,一旦勾连起来,是你想也想不出来的一张大网,到时,你就是网中之鱼了真是气煞咱也,还好你四叔,有点气性,靖难了”

    朱棣一听,喜得那叫一个面红耳赤,心想,果然,父皇虽然平常不说,但他心底深深爱着我,我果然,是在奉爹靖难

    他不禁左顾右盼,挺胸叠肚,仿佛大获全胜,耀武扬威。

    洪武年间,由于户部掌钱粮,朱元璋非常警惕中央户部官员和地方把持赋税的吏员勾结。

    朱元璋大声“没错,看看浙西秋粮”

    而洪武1819年颁布的第三版大诰里,涉案地方官吏77人,苏松地区58人,约占75,罪名包括一系列的贪赃枉法、欺上瞒下等等。

    朱元璋非常地域黑的评价道“人不能自生、终于取死者,无如苏、松、嘉、湖四府之吏。”

    他规定了,苏、松、浙、赣地区之人,不得为户部官,这条为官地域回避原则。

    这当然是偏颇的,江南人多,基数大,纯概率学出坏蛋的人数也会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