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自己的路-第3/5页



    

        “此次调研,我也会回到朝廷做报告,相信朝廷不会让会这样的事情发生,而且我也相信,在太子殿下的治理下,大明的经济体系会越来越大,江淮地区必然的养鱼业兴起,大概率不会对你们金州的捕鱼业造成冲击的。”

    

        听到先生的说法,船老大心里才落心了些。

    

        江淮。

    

        一处又一处的池塘,特别是太湖的低洼地区,已然连成片,成为了当地的主要产业。

    

        当地的百姓们除了养鱼,还会在池塘种莲藕。

    

        太湖高处则养桑。

    

        每户人家的后院旁还搭建了棚舍养畜禽,鸡鸭鹅乃至每家一两头猪,成为了标配,如此勤劳的百姓们,哪怕没有享受到大片井制度的福利,也解决了温饱的问题。

    

        地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大片井制度在江淮地区的失败。

    

        没有人放弃自己的土地,哪怕一家才七八亩,十几亩的田地,勤劳不倦的当地百姓们,靠着自家的力气和勤奋,竟然让朝廷无计可施。

    

        一年两收,副业鱼桑。

    

        甚至主业为鱼桑,副业才是农田。

    

        当地百姓们的收入,不但没有比大片井制度的军户们低多少,反而要灵活多样,更加的多元化,只是呢,当地百姓们太勤劳了,以至于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去消费。

    

        北方生产稳定地区面积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农业增产,减轻了南方地区粮食供应的负担,他们有了更多的资源发展农渔业。

    

        市场上。

    

        金州的咸鱼,熏鱼干,海产品,以及本地的鲜鱼等,提供给百姓们食用。

    

        一家专门为周边学校提供食材的商家,把每条大鱼分开,用剔刀把鱼肉与鱼骨分离,通过绞肉机碎成鱼肉泥,经过烘制后制作成鱼糕,鱼丸。

    

        鱼糕和鱼丸,也成为了本地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上元中学。

    

        这里没有马术课,但是有游泳课,一批少年们在教谕的带领下,正在学习游泳。

    

        学生们赤裸胳膊兴高采烈。

    

        周围的人家也赶来看热闹,吸引了不少大人也到水中戏耍。

    

        教谕会几种游泳方式,逐一指导学生们。

    

        比起大人们的狗爬式,学生们的游泳速度更快,时间更长,不过也有老水性的汉子,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们如何更好的适应水性。

    

        京城的各家中学,不光有蹴鞠比赛,竹球比赛,还有游泳比赛等,以及兴起的划龙舟比赛,赛船活动等等。

    

        从学校引导,各家大厂区在大明工局的要求下,也开始了类似的活动。

    

        比起北平的社会之风并不弱。

    

        贺虎与几名同学,兴致勃勃的在岸边眺望。

    

        贺虎没有选择北平国子监,经过与母亲的商议,最终来到了京城,贺虎想要摆脱旧的环境,来到了京城后,新的环境和景色,每日都让贺虎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这里的山水真漂亮。”

    

        “北方的学校多马课,南方的学校多水课,是地理和环境决定的。”贺虎与同学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