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拣尽寒枝不肯栖



    深夜,县守府。

    宇文宣房中放着暖炉,炉中火焰缓缓燃烧,间或发出噼啪的脆爆声响。

    往日不觉,今天一入了夜,他才突然感到手脚寒凉,便唤人来,烧起了暖炉。

    炉火烘灼着室内的空气,将屋里屋外的温度隔开。

    他坐在床前,一动不动,眉宇间流露出丝丝落寞。

    倒不是因为已经死去的“胡芷若”,而是想到了自己的发妻,那个温婉却又坚韧的女子。

    宇文宣武将出身,发妻跟随他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却因为“胡芷若”的到来,受尽委屈,指着他的鼻子怒骂自己瞎了一双狗眼,随后悬梁自尽。

    当时他已经被魅惑了心智,鬼迷心窍,只恨那婆娘怎么不早死。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记忆片段,就像一把把钢刀,插进他的胸膛,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白天的时候,女儿泪流满面的冲过来,紧紧的抱住自己。到了下午,就已经开始躲着不见他了。

    晚上吃饭时,他亲自去喊,回应他的只有沉默。

    宇文宣推开窗户,让清冷的空气吹进来。

    夜空幽蓝深邃,明月孤悬。

    客栈。

    袁青山坐在床上,左腿小腿被夹板牢牢固定,支出去搭在椅子上,另一条腿做盘膝状。

    他的性格也有些奇怪。

    人前显圣引得众人纳头便拜,并不会让他多兴奋。相反他很享受驱魔成功后,脑中一刻不停的回忆那些惊险时刻、临阵前的周全准备、对敌时的当机立断。

    而当这些因素,在后来证明对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他又会感觉到发自内心深处的惬意和自得,并不断反刍回味。

    总而言之,袁青山是个很懂得延迟满足的人。

    本次驱魔大功告成,但回想起整个事件,却仍然有一种波澜起伏,峰回路转之感。

    先是袁青山在酒肆发现了魔气的踪迹,循着线索来到县守府见道了邪魔真身。

    然后在当晚潜入县守府,救下小道童方圆,还知悉了三尾狐轻佻戏谑的致命性格弱点。

    又做了一整天的准备,在进入县守府决战之前,还和三尾狐短暂接触,进行了一番心理上的博弈。

    虽然被知晓了行藏,但也帮助他确立了一个重要猜想:三尾狐不想被人发现。

    再到最后进入县守府,虽然一开始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以命搏命稳住局势,又有了后续一系列的峰回路转。

    终究,还是袁青山棋高一着,将邪魔三尾狐斩落马下。

    但由此,也引出两个疑问来。

    其中一个,究竟是谁,将邪魔“胡芷若”送到了县守府上,酒肆的李灵说是一个白头发的驼队首领,这个人是谁?

    而另一个,就是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一头修为三境-修出紫府元婴的邪魔,如此大费周章?先是以胡女身份进入县守府,然后费尽心机地取得县守夫人这个身份。

    袁青山觉得,明日还是要好好地问一问县守宇文宣,这里面恐怕还潜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他站起身来,一蹦一跳的走到桌旁,掏出符布,给“秧神”包裹剑身。

    这一战,袁青山这位师兄居功至伟,但他修为不足,使用这把神兵时总感觉像是一个五岁顽童在挥舞百十来斤的大锤,无法完整的发挥功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