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从来没有以弱胜强



    这都快到中午了,徐光启和张玉聊得非常开心,他又收了这么可心的一个徒弟,非常高兴,他吩咐家里的老仆人做些好饭,边吃边聊。

    徐光启对他们几个人说道:“来吧,咱们等元化过来,边吃边聊,他应该也到了。”

    孙元化是徐光启的老乡,也是徐光启的爱徒。孙元化出生在嘉定县高桥何家弄,后迁居嘉定县城。他从小天资异敏,善于奇略,年轻时到上海县徐光启学馆受业。万历四十年考中了举人,师从徐光启学习火器和数学,只因热心西学,连续两次都未能考中进士,现在积极备考第三次会试。

    说曹操曹操到,孙元化来了,他四十岁的年纪,身体健硕,大步流星,从门外像进自己家一样风风火火地走进来,环视一圈,在张玉身上停留了一下,张玉对他报之以颔首微笑。

    孙元化先给徐光启行礼,说道:“老师,元化正在城外试验射击诸元,接到您的口信,就赶紧过来了,这位就是张子玉吧。”

    徐光启说道:“初阳,我来给你介绍,这位就是从山东来的张子玉,年轻有为,你这个大师兄可要好好和他亲近。”

    “大师兄?”孙元化有点诧异。

    张玉上前躬身行礼,说道:“张玉见过大师兄,今日来拜见师父,有幸忝列门墙。”

    孙元化一听,开心的哈哈大笑,说道:“好好,甚好。祝贺师父收到一个良才美玉般的徒弟。”

    徐光启不讲排场,没有架子,安排他们还有许江波、方大童一起吃饭,就连乔介山也被邀请一起吃饭。乔介山是一介武夫,从来没有想到,能和全国有名的大学问家、以前的大官一起吃饭,再三推脱,最后张玉也说无妨,他才受宠若惊地末座作陪。

    冬天本来就没有青菜,张玉看饭桌上摆的都是些家常饭菜,这还是有客人,可想而知平常徐光启的生活是多么俭朴。

    张玉让方大童把备好的礼物拿过来,张玉对徐光启说道:“老师,这些布匹您要收下,这些就可以让织布的人家多谢收入,这些点心您要收下,我买点心的人家就可以有钱去买些布,过年就可以穿上新衣裳了。这些茶叶您要收下,杭州那里的茶农会很感谢,这些人参您也不要推脱,辽东参客冒着生命危险采来的人参如果卖不出去,连上帝都会感到遗憾的。”

    在座的几人听到张玉的话,都被他风趣的话语弄的笑了起来,徐光启难得的开心大笑,说道:“你东拉西扯,唯恐怕我说你阿谀奉承吧。你放心,徒弟有心孝敬,为师收下了,又能帮助这些织工、茶农、参客,何乐而不为呢。”

    孙元化扭过头来,问道:“子玉,难道你也信奉天主教?”

    徐光启受利玛窦的影响,已经受洗,加入了天主教,孙元化受到老师的影响,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张玉说道:“虽然我不愿意加入天主教,但是我坚决捍卫你信教的权利,同时我相信你同样尊重我不信教的自由。”

    孙元化鼓掌,说道:“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果真是个妙人。”

    徐光启呵呵一笑,对孙元化说道:“初阳,他还说他是个妙人,他这是说给我听的,他怕我用师尊的身份,强迫他入教。”

    孙元化一愣,然后明白过来,说道:“哎呀,我这个师弟,是个七窍玲珑心啊,可惜还是逃不过师父的法眼。我就不行了,还是和枪炮打交道比较过瘾,不用这样绕来绕去的。”

    坐在末座的乔介山听到孙元化说枪炮,来了兴趣,可是满座皆是鸿儒,就他一个白丁,他嘴唇动了动,嗫嗫的不敢说话。

    张玉看到了,没有说什么。徐光启直接说道:“这位小将,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既然坐下来了,就不要拘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