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巡抚-第2/2页



    崔缙最是老道,率先说道:“如今这些数字尚不能成定论,但,依老臣看,江南官吏办事不力这一条罪过,却已是坐定了。”

    “不错,”皇帝道,“那,崔先生的意思是?”

    “陛下还是应该物色合适的人选,亲自督办江南多城多府之事务。”

    “您的意思是,如前朝一般,设‘巡抚’吗?”

    “不错。”崔缙道,“老臣知道,巡抚权重,陛下心中有担忧。不到万不得已时,也的确不该有这样的地方官吏……”

    “朕明白崔先生的意思。”皇帝道,“此事重大,大宸已经到了万不得已之时……”

    崔先生没有多说,只是连连点头。

    “只是……派谁去好?”皇帝问,“如今朝中的官员,可堪大用的不过几个罢了,朝中事忙,离不开你们。”

    这时,何芳开口了:“此人不但需要有威严、有能力,最好还是熟悉江南情况的……”

    “何大人心中,可是已经有了人选?”

    何芳为人老实,连带着他说话的气势也弱一些:“臣听闻,王士番王大人,日前回朝为官了……他原本就是江南人士,丁忧期间又在老家呆了许久,想来是很熟悉当地情形的吧……”

    “王士番?”皇帝并不了解此人的家乡背景,但让这个人去地方上拿着如此重的权力,他总归是难以安心。

    更何况,他前几日刚刚还说,王士番此生最多便只能做一名正六品主事,如何能这么快就派他出任巡抚?

    一直未开口的周达政,这时说道:“平心而论,王士番的才能,的确可堪重任。但他毕竟许久不做官了,陛下不放心他也实属正常。若真派他前去,何不再设一位监察,与王士番大人相辅相成?”

    “再设一位监察?”乔知敬并不赞同,“那又何必?何不直接派这位监察前去做巡抚?”

    “那自然是不同的了。”周达政道,“巡抚需要办事、需要主持大局,但监察只要能够起到辅助、监督的作用即可。”

    皇帝道:“周大人如此说,一定是已经有了合适的监察人选了吧?”

    周达政道:“这个人其实好选得很,都察院中不少御史都能胜任。”

    好一阵子没说话的崔老先生忽地说了一声:“夏韬就不错。”

    听了这个名字,皇帝下意识地挑了挑眉:若是夏韬作为监察,与王士番一同前去……这样的安排,似乎很令人心安。

    当然,皇帝并没有立即确定,而是说:“几位大人还可再行考虑,今日傍晚,朕会再来一次,与几位大人继续商议此事。”

    “臣等遵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