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攻防



    兴禛三年三月初一

    晦朔之夜,繁星满天,烜王军悄然拔营北撤。

    将撤退事宜全权交付给张义廷后,烜王独自骑马出了营,不疾不徐地向河边而去。

    星光之下,江河之畔,风过水面,星河影动摇。

    风清冷,水清冷,夜空清冷,唯有人拥有些热忱。

    烜王稳坐马背,目光却随着逐渐奔腾起来的河水跃动——他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在跳动,血在奔腾。

    不过是编造一个故事,便企图想乱我军心么?他冷笑。

    编个传说谁不会?起事之前,孤便遣人散出去了无数的传说,甚至还亲自演了一出。

    但众人到底信谁的,总还是要看书写者的真本事才行。

    现在你写好了上半阙,那么下半阙,便让我帮你续写下去吧!

    虽说朔日无月,潼城内的守军却还是发现了敌军的异样。

    透过千里望,城墙上的皇帝和赵善看到了敌军正在拔营后撤,也看到了不远处流水奔腾的大河。

    “敌军撤了。”皇帝说。

    “是,撤退方向大约是北边。”

    “北方有高地。”皇帝的语气有几分意味深长,“汛期到了。”

    “是。”赵善又应了一句。

    皇帝扫视四周,见近前并没什么别的人,便问:“敌人若用水攻,有什么法子可破吗?”

    “臣不敢妄言,破是无法破的,只能想些法子抵御罢了。”

    皇帝点了点头:“朕最欣赏你这一点,踏实,有话直说。”

    “陛下过誉了。臣下用兵也不过是个半吊子,不如陛下看得多、看得长远。”

    皇帝挥了挥手:“诶,你哪里是半吊子?朕听说,住在城中低地的百姓,都已被你统一调配,迁到了高地居住。此外,低洼之地改造成了蓄洪区,城中水渠也都得以疏通。”

    “只是些小准备罢了。”赵善答道,“潼城是座关城,不怕城下强攻,最怕的只有水淹。现如今虽然是大河春汛,但水量其实还不算大,城中应当还能招架。”

    皇帝点了点头,又问:“嗯,可若是拖到了夏季,大河水量暴涨之时,潼城还守得住吗?”

    赵善低头不语,看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皇帝见状,笑了笑,说:“所以,还是不能一味只想着防守。作为潼城的守将,你必得让他知道,一旦靠近潼城,就不会有好事发生。”

    “陛下的意思是?”

    “大宸朝廷治下的城关,岂能容得一个反贼要来便来、要走便走?”皇帝顿了顿,问道,“赵大人,敢随朕冲锋吗?”

    赵善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是打过仗的,却没想过他会如此大胆。

    “陛下……”他想劝劝皇帝三思,可当他望见皇帝眼中的光芒时,便知道多说无益。

    于是,赵善改了口:“臣遵旨!臣这就去调配骑兵!”

    过不多时,五千骑兵召集完毕,年轻的皇帝也换上的铠甲。

    火把将操练场照的如同白昼,皇帝拍马而上,屹立军前,对着五千精骑高声道:“你们!是将军挑选出来的,潼城最为精锐的骑兵!我们!要面对的,是正在悄悄逃跑的、军心涣散的贼军!出其不意、以精打散、以正压邪!此役,我军,必胜!”

    “杀!杀!杀!”伴随着阵阵杀声,精骑们在深夜里被唤醒,准备好了去发动这场奇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