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赵善



    元臻邺原本是打算去安城的,可在遇到接应军队后的第二日晚上,便有前线消息传来——安城失守。

    常久洲!

    他在心中暗暗骂着这个人,面上却只是点了点头:“知道了。我们去潼城。”

    前往潼城的路上,他没有再遭遇到任何袭击。或许是因为他们重伤了兆兖,又或许是因为有军队的护送,敌人余党再也没有找到任何可乘之机。

    总之,一行人毫发无损地抵达了潼城。

    一般而言,若地方官突然接到迎接皇帝的差事,长官是说什么也会亲自跑着一趟的。往高了说,这是与大宸朝廷共进退;往小了说,这也是向皇帝表忠心的一个机会。

    然而,此次远迎皇帝,赵善却没有亲自来。

    所以,君臣二人的第一次正式见面,就推迟到了皇帝到达潼城的这一天。

    赵善毕竟当过京官,得知皇帝即将抵达,他便在瓮城中摆下了迎接皇帝的仪制,城外则看不出任何异状。

    皇帝来到潼城,见他安排得周到谨慎,不禁又对此人心生赞许。

    此地没有什么行宫,唯一能教皇帝落脚的地方,便是从前的一个公侯的府邸。赵善在这几日间命人拾掇干净了,皇帝到了之后,很快便安顿稳妥。

    眼瞧着一切安全了,皇帝第一件事便是打发穆奕尽快出发去煌城。此后,便是亲自召见赵善。

    召见的地方就选在了公侯府的书房之中。

    皇帝率先到了,书房的书柜上空空荡荡的,只有桌面上放着笔墨纸砚,甚至还有朱砂,似乎也是为了方便他书写诏命。室内角落摆着一些盆景、花卉,令房间内不那么死气沉沉,甚至还隐隐有香气袭人。墙壁倒是干干净净的,没什么冗余,很像宫中政书房的陈设。

    此人真是心细如发……他一边看着书房布置,一边如此想着。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

    紧接着是字正腔圆的朗声回话:“臣赵善,求见陛下。”

    “进来。”皇帝说着,便端坐下来。

    赵善进门后,规规矩矩行了叩拜大礼,从头至尾如行云流水一般。可见他虽然离京数年,心中的那股气却从未松过。

    “平身吧。”

    “谢陛下。”赵善站起身来,垂手而立。

    皇帝打量着他,此人相貌周正,中等身材。先前在城门口迎接皇帝时,他身穿的是一身铠甲。现在身穿的则是正七品文官的服制,显然是为了觐见皇帝特意换过。

    “进城时的仪制办的不错。知道在城内办,很谨慎。”

    “谢陛下体恤。”

    皇帝笑了笑,问:“相比之下,救驾迎驾才是大功劳,你怎么没亲自来?”

    “回禀陛下,微臣猜测安城不稳,若臣不亲自镇守潼城,恐怕叛军夺了安城后,会乘胜追击,破了潼城。到那时,便没有什么功劳可言了。”

    皇帝点了点头:“你倒不是贪功之人。猜的也不错。可你为何猜测安城不稳?”

    “回陛下,臣先前曾上疏奏明,常久洲对内任人唯亲,对外傲慢轻敌。此等做派,若粮草一断,城防势必不稳。再者,臣下与叛军交过两次手,都是大败,便知烜王不可小觑。如此对比,高下立判,安城岂不危矣?”

    “既然你知道安城势危,朕下诏命你送粮前去,你为何不去?”

    “回陛下,臣已经派了一队人马押送粮草。为了规避叛军中途劫粮,臣还特意命他们从大河北岸向安城进发。只不过,他们还未送达,安城便被攻破了。刚刚收到消息,他们已经在大河北岸与安城撤出的残余守军相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