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不义
看清了伤口位置,杨清正松了口气:还好,冯昭仪力气不大,小皇上的闪避也算及时,没有伤到脏腑。
小石不懂这些,问道:大人,您的意思是说,陛下的性命无碍?
性命自然是无碍的,但还是需要御医来处理伤口,好生调理才是。杨清正也跪在地上,说,陛下遇刺,属下亦是失职。
皇帝忍着疼,说了一句:不怪你们。别别传出去。
奴才明白。小石说,奴才叫他们把嘴都闭上。
明日早朝照常。
爷,奴才想个法子替您推脱了吧?
不成皇帝坚持道,京城,危机他们见不到朕,会慌。
小石十分心疼,含着眼泪,说了声:好。奴才先下去嘱咐他们
次日早朝,皇帝带着包扎好的伤口,坚持坐到了大殿上。
唯一与往日不同的,便是他的所有口谕都先低声告知小石,再由小石传达给众臣。
饶是如此,退朝后依然有官员来打听皇帝是怎么了。小石只说皇帝昨夜在宫中走了走,略有些着凉,嗓子不适,便将他们一一打发了。
借着这个由头,皇帝也没有去政书房,而是直接回了乾康宫。
进了寝殿,小石连忙吩咐宫人准备纱布药物热水,并着人去请留宿在了乾康宫偏间的御医。
在给皇帝换药的过程中,祖成亮赶到了。他也觉得奇怪:平日里都是在政书房召见,今日怎么回到寝宫来了?
换完药后,小石问道:陛下,祖将军到了,您是在这儿见,还是?
就在这儿吧,扶朕坐起来。
是。
小石吩咐人出去传召祖成亮,自己则谨慎小心地扶着皇帝,生怕扯到他的伤口。
朕的脸色,是不是很差?
流了那么多血,脸色是有些发白。小石如实说着,语气中满是心疼。
皇帝却是轻轻笑了笑:没事儿,朕又不是没受过伤。这点儿小伤不算什么。
爷,您可别提了小石又心疼得要落泪,奴才就是想着,从前您受了好些伤好些苦,这好容易当了皇上,一天好日子都没过上,还要受这么重的伤。奴才替您屈得慌!
他话音刚落,祖成亮便进来了。
臣,参见陛下。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很小。
祖成亮站起身来,抬头一瞧,见皇帝只穿着贴身的衣裳,隐隐约约能看出里面缠着厚厚的纱布,这情状,见过无数伤兵的他再熟悉不过了。
他不自觉地上前了一步,担忧地问道:陛下您?受伤了?
嘘!小石示意他小声点,随后便退了出去。
祖成亮这才想到,自己先前没听到半点风声,显然是皇上对外封锁了消息。现在的京城危如累卵,的确经不起皇帝遇刺这种消息的震动。
陛下您,伤得如何?
性命不妨,只是外伤。皇帝轻叹了一声,可惜了,一时间无法冲锋陷阵了。
祖成亮一个没忍住,问道:您原本还想要冲锋陷阵?
怎么?皇帝那苍白的脸上,露出一分倔强,昨日说起出城劫营,朕原本便想要亲自率军前去的。有朕在前冲锋,必定士气大振!
陛下,您若真这么做,臣可要吓死了!
有这么吓人吗?皇帝反问,当初朕在潼城时,赵善便曾随朕深夜出城劫营,怎么你就不敢?
赵大人可真是浑身是胆,臣比不上他陛下更是胆识过人,英明神武。祖成亮这两句,奉承得有几分敷衍,但却听得出,他实际上正因皇帝无法上阵而松了口气。
皇帝也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没有怪罪。
昨夜情形如何?
昨夜敌军还是前来攻城了,只是势头不如之前猛烈,想来,烜王军长途跋涉至此,又紧绷着连续进攻,也是疲倦了?
但愿吧正好趁着他们倦怠之时,我军才好筹备。
为防御烜王军日后反扑,臣已经安排加强了城防工事修缮。
好。这事交给你做,朕放心。
该回的都回完了,祖成亮忍不住问道:陛下,容臣多嘴一问,昨夜行刺您的,是何处来的人?可是臣的城防出了疏漏?
与你不相干。皇帝道,是朕的妃嫔。
妃嫔?祖成亮心中一合计,便明白了:可是那位烜王妃的姐妹,冯氏?
算你聪明。
祖成亮叹了一声:这也难怪,他冯氏的姐妹俩都不好惹。臣从前也着过烜王妃的道这次的事,想来也是烜王妃的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