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有关耶里制药的销售策略



  翌日,叶秋生赖床了。

  而且睁开眼睛后又习惯性的来了一次晨练。

  对象是大肚子何晶晶。

  这让何晶晶意外地惊喜,而且把她的情绪也调动了起来。

  这一闹腾,就九点多了。

  两人一起洗漱时,叶秋生拿出四盒美白美肤乳液精品礼盒给了何晶晶。

  那天因为意外,他给周艳准备的八盒精装礼盒也忘了给,就托运回了奉京,给了何晶晶四套,剩下的四套是给吴心蕊留的。

  而其他朋友属下及其家属他也有准备。

  这次回奉他托运了一整箱普通版的乳液,就是给他们准备的,他希望他属下女职员以及家属都能美美的。

  这算是一种变相的宣传。

  在帮何晶晶涂抹乳液时,他特意在她因怀孕有些变色的部位上多涂抹了一会,可沫着沫着何晶晶就眯着眼睛吊在叶秋生身上了。

  小插曲后,何晶晶愉悦地出了卫生间,坐在沙发上给小蒋打了个电话。

  不大工夫,小蒋和小王提着自做的早餐上来了。

  何晶晶拿了两瓶乳液给了小蒋和小王,让她们也试试。

  吃过早饭,两人出了门。

  何晶晶去基金会,叶秋生则去了耶里医药。

  世际耶里医药科技公司的面积并不大,满打满算也就百十来亩地,不过方方正正的,显得规规矩矩,大门也挺气派。

  原来的几排厂房经过翻修和涂装、包括环境的重新规划和装饰使厂区面貌和叶秋生上次来时相比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已经有了点科技公司的样子了。

  耶里制药的十几个高层在万程前的带领下在公司大门前迎候叶秋生。

  一番介绍和寒暄后,叶秋生在前呼后拥下参观厂区和厂房。

  车间里只有几个技术人员在忙活,叶秋生一一向他们问好。

  生产线还没有开机,操作工人们都在集中进行岗前培训,而且上岗前还要进行一次考核,淘汰一批人。

  生产重地不允许有摸鱼者存在。

  要说,原二医公司的制药生产线还是蛮先进的,在经过有针对性的局部改造后,这几条生产线显得更具有科技含量了。

  巡察中,叶秋生随口提出了一些问题,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廖文瑞对答如流,这让叶秋生很满意,这个廖文瑞是原二药的生产副总,对车间的设备了如指掌,这也是他能留下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为菌株室有严格的安全措施,能进入该区域的只有菌株室主任夏一夫和万程前。

  三个人都穿上了全套的防护服,臃肿的如宇航员。

  叶秋生指着雾气缭绕中的一座一人多高的不锈钢罐体道:“这个大罐一天的生产能力是多少?”

  夏一夫道:“按规划,前期每天可生产500万单位0.5ml的针剂0.6万剂,后期全力生产的话一个罐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万剂。”

  “一个病人需要的剂量是多少?”叶秋生边走边道。

  万程前道:“这要分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层次,我们每剂注射液含癌克500万单位,轻症患者一般需要6剂,每天两次,连续三天,中度患者一般需要12剂,连续六天,而重度患者要视情况而定,加大剂量的话,六天需要24剂。”

  “治愈率能达到要求吗?”

  “能。”万程前看了一眼夏一夫,剩下的话没说。

  “那么就是说,如果以中间值算的话,前期每日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叶秋生在脑子里计算。

  “只能满足500人。”夏一夫道。

  叶秋生笑了笑。

  最近他脑子不太好使,这么简单的数学题他竟然卡壳了。

  但他知道全球有癌症患者一亿多人,每年还在以100万到500万人的数量增加(扣除癌症死亡人数),这是净增量,而我国癌症患病占比最大,全国现有癌症患者2800万,每年新增患者100万到250万(不是净增)。

  如果耶里制造以每天只够治疗500人的生产能力生产,一年的生产量也就能救治20万人左右。

  这对全世界癌症患者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而即使按一个罐体最大的生产能力算,产能增加5倍,也就堪堪和每年净增的癌症患者最低数量持平,现存的癌症患者不会减少,还有可能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