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选妃宴2



    牡丹亭里,楚贵妃身边站着的是她的小妹楚萧怡,长得跟贵妃有六七分相似,今年十八了,还未定亲,因为她对炎稷情根深种,一直等着他。贵妃虽然有心成全,奈何神女有心襄王无情。

    太后也不赞成两兄弟娶他们丞相府的两姐妹,所以楚萧怡就算彻底没戏了,皇后打算这次选妃宴替小妹也相看一个乘龙快婿,顺便为二皇子的夺嫡之争添砖加瓦。

    皇后齐敏儿身边的人是她的亲外甥女齐玉儿,今年十六岁,眉清目秀,清丽无双,有一份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清新,尤其气韵雅致观之亲切。已是内定给了大皇子为侧妃,前两年因为年龄太小没有选上大皇子的正妃,今年刚刚好趁此机会求皇上赐婚给自己的儿子,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站在太后身边的大皇妃李馨兰,殷勤的给太后摇着孔雀扇,笑容恬静一副落落大方的样子,看似不在乎皇后对齐玉儿的偏爱,实则心里已不平静,也只能想尽办法得到太后的垂爱。

    太后听着太监念出的诗词,连连点头,有赞梅兰竹菊的,有咏玫瑰,牡丹、海棠、雪莲的,有抒情山水风景的,有歌颂江山美人、英雄豪杰的。

    最后选出了前四名,第四名是裴玉华的《空山引》“空山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菊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第三名是云殊禾的《春》“画堂春暖绣帏重,宝籇香微动。此外虚名要何用?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第二名是林妙语的〈寻仙女〉“罗浮梦里真仙,双锁飞天髻,珠钿翠盖,晴柳纤柔,春葱细腻,秋藕圆润。酒盏儿里现腼腆,画帧儿上唤婵娟。试问尊前,月落西天,今夕何年?”

    夺得翘楚的是荣国公的二女儿,李馨兰的妹妹李馨恬的《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襴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吾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这曲写的是她们荣国公府的先祖跟着先帝打下江山的功勋,建功立业为帝王分忧。此曲被皇帝炎穰点为翘楚,赐予玉如意一柄。

    李馨恬来到御景亭下叩头谢恩,太监送上绿幽幽的玉如意给她身边的宫女,从此这京城第一才女的名头可就落在她头上了。原本呼声最大的是云殊禾,仅仅拿了个第三名,她对林妙语和李馨恬就有了一丝不服藏在心里。

    太后则赏赐了林妙语、云殊禾、裴玉华三人各一套八宝翡翠的首饰,里面含有发钗,耳环,手镯。三人一起去牡丹亭谢了太后赏赐,太后看着面前的美人们摇头叹息,不知道倾城什么时候才能回京,她都后悔没给他定好亲事再让他走啊!让她如今一直牵挂着他的亲事。

    选妃宴结束后,各世家的公子小姐们各自回到府里等消息,东西南三城的美人陆芊芊、金燕铃、云殊禾三人则是安排在皇宫里的弦音阁、丽翠阁、云逸阁暂居。皇帝的赐婚圣旨隔日就到了。

    太监们领了圣旨依次出宫颁旨去了,宫里颁旨的太监最先到的是云逸阁,给五谷城的云殊禾赐婚予二皇子为侧妃,其次是火炎城的金燕铃赐婚予三皇子炎庭为正妃,最后是雨邑城的陆芊芊赐婚予五皇子炎潇为正妃。

    宫外颁旨的太监也陆续到了太傅府给齐玉儿赐婚予大皇子为侧妃,礼部尚书府给林妙语赐婚予四皇子为正妃,吏部尚书府给裴玉华赐婚予六皇子为正妃。等最后一个太监颁完旨意回宫向皇上回话时已过午时,至此选妃大典就尘埃落定了。

    落选的世家小姐们,也受到了很多世家公子的青睐,有的公子回府就向爹娘禀告要去哪家跟哪位小姐提亲的,一时京城上下掀起了一股喜气盈门的景象。

    六位皇子的婚礼也全部让钦天监定好了婚期,大皇子和二皇子定在腊月十五,三皇子定在二月,四皇子定在三月,五皇子与六皇子都定在五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