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要不要开通收费?-第2/3页



    特别是新人,一心想着出名,签约大公司的时候,对原创作品的版权不在意,也或根本没有资格与公司谈版权,等人红了,想解约离开的时候,全是后患。

    当然。

    他敢提出这一点,是借用了马季的面子,也是他不去找别家公司碰运气的原因。

    没有熟人牵线,大公司哪有耐心,去听新人说废话?

    培养新人,前期全是风险。

    当场就要发飙…

    梁周穿过了两条繁华的街道,脚步突然一停,在嘈杂的环境里,循着若有若无的旋律,拐进了前面的小超市。

    音箱虽然很劣质,歌声还能听:

    “…亲爱的…来跳个舞,

    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

    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

    飞越这红尘…永相随…”

    梁周耗费50元巨资,搞了包华子,问道:“老板,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两只蝴蝶》!”

    柜台后坐了名中年妇女,收了张钞票,大大方方卖出了歌名。

    她望着那张俊朗的面容,有些来劲,跟着音箱乱哼哼:“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帅哥,这首歌很好听的,你也喜欢啊?”

    “哈哈,我就是听到了这首歌,觉得很好听,才过来问问。”

    梁周被火辣辣的视线,盯得有些发毛,主要是对方不太愉悦感官,他抛下一句话,转身就走。

    中年妇女没了帅哥听众,哼唱声一下就弱了。

    等那道高挺身影远去,她收回视线,晃动鼠标,点了循环播放,略带嘶哑的歌声,在小超市里飘了一天。

    到了晚上一数钱,今天的生意,比平常要好…

    梁周出了超市,心情很不错,燃上一根华子,继续在首都的街道徜徉,“50块钱,买来一家小超市的流量,互惠互利。”

    等《两只蝴蝶》的点击量,破百万的时候,应该算小红了吧?”

    2006年的武陵国,数字音乐还处于起步阶段。

    现在是2G时代,APP很不发达,网络歌曲在视频+翻唱+广告方面的收益很小。

    收入来源,在各大音乐平台的播放量收费+试听收费+下载收费等方式。

    播放量不同于点击量,是可以重复计算的,每千次有1-2元。

    当然也有严格的限制:

    1/未登录用户的播放,不算数;

    2/用户需要听完一整首歌,且歌曲时长大于1分钟,算一次;

    3/短期内循环重复播放,只算一次;

    4/同一个账号,同时在不同的IP地址播放,只算一次

    …

    总之,想要薅平台的羊毛,吃力不讨好。

    1千万的播放量,到手有一两万块钱,完全不够用。

    得想想,要不要开通试听收费+下载收费。

    捞一笔钱,再发表后续的歌曲,就有了做推广的费用?

    这,只有歌迷和真正热爱这首音乐的人才会买单。

    不要没赚到钱,还劝退了路人,影响了歌曲的传播度,那就得不偿失了。

    权衡其中利弊的时候,裤兜里,震动连连。

    他掏出手机,见是一串陌生的号码,犹豫了一下才接通,“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