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野山-第2/3页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谢准手指翻动,品着韵脚,眯着眼眸,细细品味着,一曲终了,谢准道了一声好。
“好,两位小娘子唱的真不错。”
唱完这段《琵琶行》,今天晚上这顿饭,也到了尾声,小黑在她们唱的时候,便吃饱喝足跳到了谢准的怀里,眯着一双杏仁眼,看着那两名女子,似乎是在听她们的歌声,可是近前一看,却能发现小黑早已经睡熟了。
毕竟猫爷只喜欢前面大的,后面翘的,还有性格骚魅的,对于清纯人设,猫爷表示,完全没有兴趣。
谢准带着小黑回到了客栈,时间已经到了子时,月上中天。
回到房间,谢准点起了灵虚香,小黑一脸好奇的看着,它之前也没见过这个玩意,都在传言之中。
灵虚香可助修行,谢准想看看他五气朝元的瓶颈在哪,自己算是算不出来的,天机混乱,卦象不只是杂乱无章,也有天雷降临,用来劈斩那藐视天威之人。
灵虚香可以,因着清香,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下一步所将要走的道路。
谢准闭目修行,脑海中是一副小山村图案,正值傍晚时分,村子里的人家烟囱里冒出点点炊烟,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背着比他自己身躯还要大的树枝柴火,一步一步的往村口而去,随后谢准想再看看那是哪里,灵虚香却是烧完了,只留下一片白白的香灰。
谢准皱了皱眉头,又看到小黑闭着双眸,露出一副凶狠的样子,叹了口气,随后谢准运转法力,将那香灰运到那实木制作而成的垃圾桶里,等了一会,小黑睁开了双目,眼睛红红的,随后散了散脑海中的画面,又跳到谢准怀里。
此时局势明朗,终于准备睡觉休息,一夜无话。
谢准次日清晨,抱着小黑,背上行囊,退了客房,便又开始朝着下一站出发,出了悬湖县城,向着犹龙书院而去,毕竟谢准要走了,怎么也得向李知年告个别。
青竹斋
青竹斋前,李知年握着谢准的手,对着谢准说道:
“阿准啊,此行祝你一路顺风,你李叔叔也没什么好送你的,这副意贴你拿着。你师父应该给你不少护身法宝。”
李知年顿了顿,随后说道:
“你李叔叔,还是建议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法术之类,还是少用为妙,体悟世间人生百态,方得世间真道。”
李知年又开口道:
“我以《道德经》里的一段话,今日便赠予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