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扫盲



新杭矿场附近的居民聚居点实际上已经不能用‘村寨’来形容了。

 大山的腹心被炸矿队夷为平地,梳理出来了约二十平方公里的平地。

 成群结队的灾民们正在长生教的道长们带领下以工代赈,进行着紧急的城市规划工作。

 简易碾压紧实过后的路面铺满了细沙碎石,用土法水泥凝固过,可以供手推车快速在上面运行。

 道路两旁能见到面无表情的黄巾力士正在进行着各种建筑工作。

 一座座简陋的泥水土屋在黄巾力士跟灾民的齐心协力下拔地而起,沿着十字大道汇聚出一个小县城的雏形出来。

 城市中心部位,一座古色古香的古朴道观坐落于此。

 道观外悬挂着的牌匾上书几个大字:长生观新杭分观。

 张玉清坐在道观朝拜殿内,背对着长生仙尊的塑像正在翻阅文件。

 这段时间以来,长生教内部需要处理的文件越来越多,每天都要由专人快马传递信件,来回奔赴于汴梁跟临安城,互通有无。

 长生书院首届学生已经达到毕业标准的弟子共八百二十一人,皆通过了我留下来的测验试卷,确认在简体字教授基础数学跟物理方面都达到了可以给人开蒙的水平。

 新杭这边调拨了八十名毕业生来,预计将拨入长生书院新杭分院的教师队伍之中,嗯,还不够,给财务总监回信让她再拨一百人来。

 各家的使节都在询问何时能够交付火力纺纱机?告诉他们再等一等,就说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排产中。

 张玉清翻阅到此处微微停下,扭头问吕梁道:新杭这边的工厂筹备如何了?

 临安这边水系发达,在铁路工程尚未竣工之前,想要快速调配各地的机器跟煤炭最好的还是要走水系。

 这也是为何张玉清会在百忙之中抽身亲赴新杭矿场主导工作的原因。

 汴梁那边的各项工作暂时告一段落,都交由紫萱跟她手底下的人去办就够了。

 张玉清要亲自主导长生教的第一座城市落地工作,今后各地的长生教弟子都要按照相同的步骤在各地召集百姓建立政权和城市。

 回掌教,已经在选址了。吕梁垂首应道。

 嗯,下午吾跟你一起去看一看。

 张玉清凝神皱眉想了想,又问道:给百姓扫盲的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吕梁闻言微微一苦,抱怨道:掌教有所不知,这些百姓各个都不大愿意参加扫盲班,若非是每户每人放工后自愿参加扫盲班能领到一碗米粥的话,恐怕扫盲工作早就进行不下去了。

 即使是如此,来参与扫盲班的百姓也大多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各个都趁着上面我们的弟子讲课时抽时间打盹,并不认真学习那简体字跟数学。

 张玉清点点头,倒也没有苛责吕梁。

 他也没指望这些百姓各个都要学富五车,在这些百姓过往的生活经验中,识字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所以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这是人之常情。

 一开始他定下的要求也不高,百姓们能认识一百来个简字体,能够用阿拉伯数字做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会唱他编撰出来的《长生歌》就够了。

 但他也没有料到百姓竟然如此排斥扫盲工作,似乎都在抱怨这个扫盲班耽误了他们建设家园的进度。

 这几日张玉清晚饭过后隐匿身形四处走访,已经听到不少人在抱怨这个事情了,所以他才会提上一嘴询问吕梁详情。

 见吕梁也是愁眉不展,张玉清皱了皱眉道:今后的扫盲班过后,打开半个时辰的水幕法阵给参加了扫盲班并且完成了留堂作业的百姓们观看。

 吕梁闻言微微一惊,道:可是掌教,那仙幕留在了汴梁,我们这边没有呀。

 我知道,我会重新绘制出一道水幕法阵给你。

 张玉清想着:‘反正水幕法阵也不贵,在护山大阵之中排名末流,谁也没想到这东西拿来放电影效果一流,我上次找牙人买粮食的时候顺手又买了三套。’

 三套法阵要了他六十颗灵石,张玉清选择了以物易物。

 李家库房里那二十多件下品灵器留在他手里没有多大用处,趁此机会全部出手卖给了牙人,换了百多颗灵石。

 张玉清这段时间以来操持偌大的长生教,早已甩脱了当佃户时期的小家子气。

 随手完成一百多颗灵石的交易面上却一派云淡风轻,似乎完全不放在眼里的姿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