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渠道为王-第2/3页



        因为在早期他们的手机并不占优,反而有着高价低性能的谩骂之声,但他们在乡镇县城有着广大的销售渠道啊。

        虽然互联网是骂声一片,但是因为乡镇县城渠道建设得好,结果销量却吊打许多性价比远超他们智能手机!

        随后在桦为手机倒台之后,他们更是一跃超越了三惺、魅族、一加、酷派……等等手机品牌,成为了二哥与三哥。

        所以渠道为王的概念在智能手机时代虽然没有功能机时代那么重要了,但渠道为王在智能手机时代依然是至理名言。

        而此时的林晨毫无疑问是要和这些本土店铺老板以及省级大经销商或城市级的小经销商争锋较量。

        双方将要在此争夺自己的利润,此时要么是厂商赚得多,要么是经销商赚得多。

        在这其中手机厂商虽然明面上是处于强势的地位,但实际很多手机厂商单台手机能赚到利润也许还比不上渠道商赚得多!

        目前一台卖1000的手机厂商最少也得赚100,一般正常都要赚150块乃至200元。

        而之所以1000元只能赚区区100~200元左右,这是因为造手机存在巨大成本支出。

        厂商需要购买芯片、找人代工手机主板、采购显示屏、电池、与其他元器件,在这之后还要组装生产手机、支付人工、缴纳税收……

        如果是租借牌照,那每台手机又要额外支出50元上下,这种情况下生产手机的成本实际相当之高。

        所以在这年代一台卖一千元的手机,需要400元乃至500元的成本很正常,在这之后1000块的手机你肯定是不能1000块原价卖给渠道经销商。

        至少也得是减掉250乃至400元,所以你一台手机只能赚100~200元上下。

        至于能赚多少这得根据你手机是否存在热销卖点,或者说是否是知名热卖的手机。

        如果你的手机很好卖,经销商只需要拿到店里摆上就有人蜂拥购买,让经销商库存压力低可以躺着赚钱。

        那手机厂商谈价能力自然更强,就是达到300元每台也是不无可能。

        如果你的手机是个无名杂牌手机,你的手机也没有什么卖点,想要卖出去很困难。

        那这种情况下经销商绝对是不肯给你太多利润,给你50或者100块每台的利润你都可以笑了。

        如果你嫌弃经销商给的利润太低,那好啊,我们不卖你手机了你能咋地,自己去卖吧?

        如果入不敷出卖不了那就直接破产吧!

        这就是渠道为王!

        所以手机厂商看上去处于强势,但实际处于弱势地位。

        至少在没有正式进入网购时代,消费者学会对此手机性能,学会对比品牌与型号之前,渠道经销商通常都是掌握着强势地位。

        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眼前上500多号人,林晨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