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以血还债
那巫天弃周身经脉本与常人无异,干瘪堵塞,丹田混乱。此际却随着周身金光的闪耀,那十二正经之手三阴经豁然呈现通惯之势。
一股微弱淡薄的金光内力自左手三阴而出,直冲太阴而去。无奈内力薄弱,三阴尚未通顺,何来余力冲击太阴?
内力震荡,复归平寂。而周身金光亦为之一顿,若非此际有韩湘的内力包裹笼罩,怕是她已然受力震动跌倒。
此三阴太阴乃十二正经之一二,按照常人所修所习,待到奇经八脉俱都通畅融汇,方才全力冲击三阴或三阳。若通其一,则天地哗然,九重之境!
但此十二正经乃人体之大络,平日里哪里敢轻易行进内力游走其间?更莫说此际全力冲击,如有不慎,身死道消不在话下。
是以天下炼气士万千,唯那九重天地之绝强者不过十数。实是天道难测,凡身难弃!
而此际巫天弃的身躯之中,奇经八脉堵塞难通,唯有一丝血液流动其内,带着活力灌注周身。但那右手三阴却已堪堪通畅,努力冲击右手他经,妄图还气丹田。
此不正是那天之道上所载,先富而后贫?
韩湘双眼微眯,暗思这巫天弃莫非已然看了那天之道竹简?但转身看去,木床之上竹简依旧,并非被人曾翻开查阅过。
他心头微有惊愕,暗思:“莫非帝俊在千万里之外的阴阳迷宫感应到这里的先天功波动,是以...”
其后揣测,韩湘不做他想,若是帝俊梦中传功,绝不仅限于此。
况此女为巫,更是帝俊以及骆族的生杀死敌。纵使千百年过,哪里有认敌人遗女为徒之理?非是韩湘与千年之前的记忆不甚深刻,且他所读所看俱是圣贤教化,才能不论前怨,结识巫族。
此一念排除,就只有另一种可能。便是这巫族之人血脉与外人不同,经络虽无甚别,但若踏入修行,分差立显。
韩湘心念转动,前后思量也只有此一猜测方算合理。当下心头一动,一股浩然澎湃的内力自左掌涌出,直入巫天弃身躯之内。
巫天弃正自修习不怠,未曾想眼前一黑,险些要昏迷当场。但忽有金光环绕身边,包裹了她的身躯,隐隐散出温暖与安详之意,让她几欲入睡。
心神摇曳,复被悲伤与冷厉取代。巫天弃眉头紧皱,咬牙自顾坚持。
抬眼处,只见那人手掌一挥,霎时一股浩瀚澎湃的内力直入身躯。归于右手三阴处,极力拓宽经脉,增强血肉。
巫天弃何尝不知韩湘之提携用意?她有心感谢,但父母族人身死之惨烈犹在心田,让她挥之不去,兴奋难起。
忽有条条道理涌入心田,巫天弃心神一动,忙闭了双眼凝神感受。
那道理乃是先天功之奥义,其内所蕴含,更是天地至真,万物之始。
韩湘缓慢将笼罩在巫天弃周身的内力撤出,任凭她盘膝地面,闭目凝神。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眼前的少女,看着那不黑不白的面容下,那一抹凄美与冷冽。
他不知此举之好坏,但问心却是无愧。
他有心斩杀齐天,但若凭他之手所化之仇恨,又怎能消除巫天弃内心之魔意与戾气?
唯有让她自身变强,亲手斩杀齐天妖王,挫骨扬灰。方才能还真归本,重复少女之姿。
如此想着,韩湘亦想起了那天之道竹简上的佶屈聱牙之文字,更想起了那晦涩难懂之道理。
心头意动,也自盘膝坐地,凝神细思。
两人无言,夜风带寒。漫天繁星,却再无月光投下银芒照耀大地。
昏暗里,山野间,一二兽吼传来,惊了这荒败破碎的小村。
更惊了其内惨死不散的数千冤魂。
有巫烈之不甘,有族老之悲痛,更有一张张哭啼嘶吼的面容徘徊在二人身侧。
此为怨,此为仇,此为恨!
非得再度血染天地而不可消弭,非得齐天挫骨而不可化解。
此等仇怨更似那千年之前骆族之恨,更似那骆轩携三十八勇斩杀巫族数十万之痛,亦是屠城灭众,折损自身之悲。
千年以后,骆轩魂魄犹在,三十八勇神兵尚存。只待有遭一日,再度踏足世界,莅临凡尘,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