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浦上招兵



半军半农的自给自足模式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是苏煜受封睿孝将军以来下的第一道军令。政策的酝酿起草到出台实行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百阳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农作时亦是严格按照军事化进行。

 此时,黄南和下堡两座军营总兵员数已达到两千三百余人,随着兵员的增加,原来的驻地和耕地便捉襟见肘了。于是苏煜又下了第二道军令,以黄南军营为起点,往西南方向渺无人烟之地大肆扩张,如此一来,各军营之间便相隔渐远了。

 这日午后,中军帐内,睿孝将军苏煜在中央就坐,分坐两旁的十数名将领刚从各自营地赶来。越王封给一个空头将军之衔,同时也下放了绝对的权利,各级将官均由苏煜自行任命。随着兵员人数的增加,将官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军官明职称明确,军队建制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四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魏宁浦利程贾贺向四人已荣升都统,各自下辖五百兵马,另设百夫长五名,什长二十五名,伍长一百名。

 昔日与苏煜在岩石边对话,入伍半年的项明,已官居百夫长。

 这段时日来,既要出兵操练,又要投身农作,诸位辛苦了。苏煜身着将军服,气势威严。威。

 服从命令乃军人天职,强兵强军更是军人本分。众将领异口同声道。

 苏煜微微点头道:今日召集尔等前来,是对上阶段的行令做个汇总,肯定成绩,检讨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接下来职位从高到低的将领们依次发言,新军新气象,百阳军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人人可言,人人敢言。

 一番总结检讨过后,苏煜又道:如今粮草充足,士气高涨,扩充兵员的时机已经成熟,望诸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增兵献策献力。

 将军,在龙泉境内,但凡有志效力于军队者都已入伍来了,若还是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兵,恐再难添新员了。都统魏宁响应睿孝将军号召,第一个发言道。

 魏都统所言不虚,在龙泉境内的确是再难招兵了,大家再想想其他办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当能破解招兵之难题。

 将军,既然在龙泉境内招不到新兵,那么就向外围其他郡府去招呗,请将军下令,末将愿领这份差事。都统贺向兴势昂昂道。

 苏煜苦笑,贺都统忘了百阳军是暗中屯兵么,此法不可行也。

 那就在龙泉境内实行第二次征兵,但凡有多子家庭,家留留一子即可,其余诸子全部应征入伍。都统浦利接着道。

 苏煜摇摇头,此法更不可行,如此一来与强征又有何异?坏了自立的规矩,便是坏了根本。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该如何是好啊!都统程贾有些泄气道。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大家垂头思考,一时谁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

 半晌过后,百夫长项明身躯缓悠嘴唇微动,离席三寸欲站起身来,却又紧闭嘴巴顿身坐了回去。

 苏煜眼睛一亮,项明有话直说无妨,今日主题是商讨招兵买马之法,在坐各位都可以踊跃发言,不论对错不计是非。

 项明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方才的确是想发言来着,可是一想到昔日在岩石边说的那番话对睿孝将军已是大不敬,如今还心有余悸,虽说将军不计前嫌,可是万一再说错话就不妥当了,正在犹豫中,听得将军亲自点名,这回是躲无可躲了,便硬着头皮道:末将倒有一个可增兵员的办法,不知是否可行。

 苏煜看着项明的表情,心中暗笑,这小子肯定是又想起岩石边那次对话了。便尽量放松面部表情,道:能想出办法就已经是值得庆贺了,是否可行另行商议便是,说吧。

 既然不能在龙泉境内招兵,又不能强征,那么在番外无主之地降匪招安可否?项明看着苏煜,战战兢兢道。

 既是匪徒,降之招安便不算强征,况且又是番外无主之地,当然可行。苏煜没有掩饰住心中喜悦,满脸兴奋。

 末将的家乡衢江往南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紧邻衢江的之地叫做浦上,那里已属番外更算无主之地。浦上有一帮占地为王的匪徒,人数达千众,匪首付生是末将的儿时玩伴,其父乃乡绅家中富裕,付生此人自幼聪慧能文善武。然而就在乡人都觉得此子将来定有一番大作为时,前些年不知怎么回事,好端端的这个付生突然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再后来,临近末将入伍前夕,才有消息传来,说是付生已在浦上匪窝里当上了匪首。若能招降这帮匪徒,增兵千余自是不在话下,请将军斟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