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灭吴七策-第2/4页



 爹怎么会猜到女儿遇到开心事了呢?被父亲猜透了心思,丰禾嘟起厚唇,作起娇来。

 哈哈哈,看你那副表情,就差把高兴二字写在脸上了,还用猜吗?

 爹爹总是这样扫兴,真没劲。

 说来听听吧,也让爹跟着你一起高兴高兴。

 今日女儿见到西施娘娘了。

 见到西施娘娘有什么可高兴的,你不是一直讨厌她的吗?

 说来也奇怪,以前没见到她时,女儿是打心里讨厌她的,可是一见到她,却不知为什么非但不讨厌,反而有点兴奋了。

 伯丕笑了笑道:你见到西施娘娘时,她对你的态度是不是很友好?因此打破了你心里原有的认知?

 丰禾瞪大眼睛,好奇的望着父亲,爹是怎么知道的,又是猜的?

 你啊,心思还是太单纯,你想啊!之前你从来没有见过西施娘娘,你对她的喜恶并不是你内心真实喜恶,而是建于道听途说或者片面之言之上的喜恶,是想当然先入为主的思维作怪罢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西施娘娘就是不讨厌嘛,至少女儿觉得她不讨厌。

 嘘,此话在爹面前说说无妨,可千万不要在太后面前表露,不但不能表露,而且在太后面前还要以她老人家之喜为喜,她之恶为恶。

 这个父亲倒是无须担心,女儿知道该怎么做。

 丰禾今日有二喜,其一,送黄霖去西奕宫时,得到西施娘娘礼貌热情对待,这是一个意外之喜。今日之前,丰禾从未见到过西施,平日里从太后口中听到的都是对西施带有偏见的坏话,而大王又偏偏集万千宠爱于西施一身,两个人两个不同的态度,都恰恰说明西施足够优秀。太后的贬议让丰禾生出先入为主的心理,大王的宠爱又让丰禾生出嫉妒和恨意,心里又恨又骂又嫉妒,这种感觉是很奇特也很矛盾的。正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排斥心理,在没见到西施之前,丰禾想了一百种应对方法,都是用以应付偏执高冷傲慢的,却唯独没有想到西施会如此礼廉相待。如此一来,反倒让丰禾产生莫名的好感,甚至还有点受宠若惊了。

 其二,领进宫的黄霖先得太后信任,又蒙西施会见,后宫两大高枝都已攀上,日后自己这个领路人岂不是左右逢源了,想到此,丰禾心里乐开了花。

 用过晚膳,天已黑了下来,丰禾兴奋的心情还是没有平静下来,又要缠着父亲当听众。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想起,大人,宫内来人,急宣大人入宫觐见大王。府中管家气喘吁吁来报。

 知道了,前去回话,待我换上朝服就去。伯丕怔了一下,随后便舒展眉心道。

 是。

 待管家离去,丰禾脸色微变,轻声道:爹,大王夜晚召您入宫,该不是女儿做错了什么,连累到您了吧?

 伯丕上前拍了拍爱女宽阔的肩膀道:连累倒是有可能连累到了,不过是好事不是坏事。

 连累还有好事坏事之分?丰禾不解,喃喃自语道。

 西奕宫内,大王去而复返,与两大美人秉烛言欢。

 启禀大王,太宰大人到了。

 宣大王有令,宣太宰伯丕觐见

 吴王立起身来,喝退左右,只留西施一人在身边。

 臣伯丕拜见大王,贵妃娘娘。

 伯爱卿起来说话。

 谢大王。

 伯爱卿,你那千金丰禾灵质聪慧,深得太后垂青贵妃欢喜,孤心甚慰。

 谢大王,小女能得太后垂青娘娘欢喜,实乃臣之幸女之福也。

 赐坐

 谢大王

 伯爱卿,深夜召你入宫,可知何事?

 臣不敢揣摩圣意,请大王示下。

 伯爱卿可知当年苏冠为何而死?

 臣乃文官,对军官武将知之甚少,故不得而知。

 伯爱卿不知,孤也不知,但伍斯义却知。

 恕臣愚钝,不解大王言下之意。

 当年事发前,伍斯义曾禀告于孤,说是欲使用计谋让苏冠失去意识,孤听之并未在意,后来我军大捷,此事便淡忘了。

 既然伍大人曾禀告过大王,想来应该是在失去意识和生命之间没有掌握好分寸罢了,苏冠之死于我军有利,大王又何必追根究底呢?

 如果此事是伍斯义和芮丙暗中勾结所为呢?

 吴国律,内臣禁止与外臣勾结,若有此事其罪当诛。

 孤有一事相托,望爱卿能竭尽全力办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