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四十三章 那段往事



有了二十马车的粮食的支援,粮草一事暂时有了着落。

 送走了墨氏镖局,傍晚,苏煜召集魏宁,程贾,浦利和贺向四人前来主帐议事。睿孝将军主帐设在下堡军营,与黄南军营相隔不远,不一会便聚齐了。

 苏煜搬来椅子与四位前辈一起围坐,这种没有主次之分的坐势更趋于家聚,便不受繁琐的礼节约束,见众人坐定,苏煜开门见山道:前些日子为了粮草一事发愁,昨日墨家送来二十马车物资,解了燃眉之急,可是解一时却不能解长久。最关键的是我们暗中屯兵,朝廷没有公开的旨意下来之前,所有的问题必须自行解决,今日聚会,小侄希望各位叔叔能畅所欲言,商议出一个好的办法来。

 睿孝将军少将军少主魏宁说话吞吞吐吐有些语无伦次。

 苏煜知道魏宁是在意主下有别,含含糊糊的不知该怎么称呼为好,于是便接过话微笑道:魏叔不必过于在意如何称呼,睿孝将军是朝廷给的衔位,军前称之那是规矩,人后我是小辈你们是长辈,就无须多礼了。

 魏宁憨厚的笑了笑,随后正襟危坐道:军人以打战,打胜战为己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更要有律已之心,人前人后都不能有丝毫放纵。

 看到魏宁较真的态度,苏煜心里畏然,既然如此,那么人后就称少主吧,这样叫至少还能让我感觉到亲切些。魏宁和另外三人表情欢松,显然是打心里认同少主的称呼的。

 众人便不再纠结,开始进入议题。

 少主,那墨家墨老先生博学多才,所识包罗万象,心胸怀天下系万民,若能得到他老人家的指点,粮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也。浦利心想既然墨家会送粮草来,想来再求一良策也非难事。

 墨老先生赠言,以农养军,自产自足,初听这八字真言,我似乎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可是越想又越想不明白了。单就以农养军来说,时下龙泉百姓已经是省吃俭用全力拥军了,再行加码难不成要百姓饿肚子不成?见四人听得认真,苏煜淡然一笑道:不过,结合墨老先生的全话,我倒是想出了一个法子,只不过此事没有先例,若想顺利推行,首先必须做通将士们的思想工作,因为对于此事而言,下命令必须执行和自愿去做,两个不同的态度,其结果有着天差之别。

 请少主下命令吧,我等将士的心和你紧紧连在一起,做甚思想工作。魏宁对大将军苏冠既敬畏又忠心,自入伍之日起就认定大将军所言所令都是正确的,对少主苏煜也是一般心思。

 我知道魏叔和三位叔叔都是铮铮铁骨忠心耿耿之人,可是总要让我先说完再发表意见吧。军令如山必须服从是一回事,有不同的意见,理性的提出建议又是另一回事,两者并不冲突,我要说的事若可行,最终肯定是要以军令的形式下达的,如果不可行,那就要果断的弃之不用而另想他法,民主的议事要比专断的独裁更贴近实际。

 老魏性子急,心里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少主莫要见怪。

 历代以来,军是军,民是民,这是千百年来已经固定的模式。苏煜眼神扫过四人,目光里没有了生涩,然而世间万事万物是没有特定的对错模式论的,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找出最合适当下的模式,便是最正确的模式。铺垫已经做足,苏煜的眼神更加坚定,接着说道:我的法子是,屯兵期间,亦军亦民,半兵半农,利用土地资源开荒种田,生产和操练两不误,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自产自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苏煜一番话过后,空气安静了下来,程贾看着魏宁,浦利和贺向三人的表情,心里好笑,一个个想发言又畏畏缩缩的,嚯的站起身来,不就是半天当农民种地,半天当兵操练,既当农民又当兵吗,这有何难的,我老程虽然好多年没有种田了,但还没忘本呢,少主下命令吧。

 程贾一席话打破了安静的气氛,大家都笑了,纷纷起身响应。

 此令一出,军时各位是将,而农时就没有特殊身份存在了,必须与兵卒们一起投身农作,完成同等的农耕任务。苏煜示意四人坐下,语气平稳又不失威严道: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所有将士一视同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