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各赴各位-第2/5页



 道君子与阴阳君志不在入仕,而在传说道布,道家思想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就是统治者不能用礼法来约束人民,也不必事无巨细,从而陷入事物主义的歧途中,使国家越治越乱,最理想化的莫过于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就更不得了了,不用礼法约束人民,那么君王借礼之名设立的等级就失去意识形态的保护,那不就是宣扬人格平等,尊严平等吗?而阴阳学说也必须是响应君王号召装神弄鬼愚弄百姓服务王权的,除此之外的天文地理,万物规律都是蛊惑人心之言。

 那些尊周礼的诸侯王朝,乐于传播愚昧,更乐于遏制文明,更恨于百姓觉醒。百姓愚昧君王容易掌控和奴役,而百姓一旦觉醒,那就会反对欺凌反对霸权,家天下便会被更加文明的政权所推翻和取代。

 既然不能在本国施展抱负,那就寻找合适的土壤去播种吧。君子们周游列国云游四海,一圈下来人瘦了半圈,地倒是没圈着。

 后来,君子们想着反其道而行,不是说越国偏居一偶乃蛮夷之地,不尊周礼乃礼崩乐坏之都吗?那就去哪里走一走

 当君子们来到越国后,发现这里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朝气蓬勃。越国虽然也有奉君为天,以王为尊之礼,君王却不以等级之礼约束百姓。各行各业没有官府的压制和条框的束缚有了良好的发展,农民分得田地只要按亩数上交税赋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工匠可以天马行空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发明,商人可以出乡跨境自由买卖,把生意做大做强。

 越人有礼,那是在平等的人格下尊敬他人之礼,是儿女对父母的长辈之礼,是夫妻之间互敬之礼,这些礼仪越人生来就懂,无须他人教习。而不平等的人权和尊严下的等级之礼,越国不推更不崇。

 当其他诸侯国还在剥削农民,打压商人和轻视手工艺者而乐此不疲时,越国以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接纳三教九流,因此便有了诸多天下之最。

 欧冶子冶炼出钢铁,用以兵器和农具铸造,乃冷兵器鼻祖。余光乃制陶烧制陶器,乃瓷器制造之鼻祖。吴氏先人发现野生菌也可以人工栽培,乃食用菌种之鼻祖。这些伟大的发明,无一不是在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下诞生的。

 先生们通古知今学贯五车,何不出山辅佐于孤效力越国。越王那双又明亮起来眼睛里射出犀利的眼神,依次望向四君子。

 龙泉,乃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之地,更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境。我等被世人冠以君子之称,那是世人恭维抬举了,正因为此地海纳百川所以我等才来此借隐,如若哪天这里没有了包容,失去了安静,那我们也就该挪地了。

 任何一门学说与思想从提出到成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过程中不断的存优去劣,最后才能聚成精华。

 我等虽说是各个学说的初创者,但是对于本门学说是否有利于世还不能确定,学说的创导者理论多于实践,纸上谈兵多于临场经验,任何学说的创始人往往不是把本学说发扬光大之人。

 所以我们不敢入世治国,治军,治世,还是留给那些冲锋在各个领域第一线的勇者去证明吧。

 道君子葛洪,兵君子索阶,法君子夏鼎,阴阳君布安依次发言,看似寻常的语句,却已经表明了立场。

 诸位先生言重了,既然如此孤便不打扰先生们清修了,越国龙泉,永远都是一方净土,永远不会强人所难。

 谢越王

 乱石岗上,浦利和贺向在八卦针中已经迷失方向了老半天。欧龙阳在外放看的仔细,可是每次已经看准了出路出口指引,眼看就要破出阵来,一到阵口路却又被封死了。

 浦大叔,贺大叔,放下你们的身段,往那半尺高像狗洞一样的那个地方钻出来试试。叶子淳坐在最高的石头上看哪都是死路一条,唯独左右两侧各有一个似狗洞一样的洞口是通往外方的。

 二位百战老卒身躯平卧,一拳砸向狗洞,瞬间乱石滚塌现出一条大道来。

 一语点醒梦中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有时候太过执着于固有套路和模式反而走进了死胡同,越往里钻越出不来。

 四君子送到桃花坞尾圩,君子谷出口方才停下脚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