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落凤山救王-第2/4页
陈建北一向稳重,对师兄交待的事情从不过问,也从不打折扣,大师兄请放心,建北记下了。说完起身,走出剑池湖。
欧兄,大王一路南下,按脚程算,不日便会到达龙泉,可大王身边只有范兵一人随行,老弟我担心路上会有变故。
叶老弟所言极是,虽说大王出行,暗中必有高人保护,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看来我还是得走一趟。
落凤山,一辆马车停在山脚,范兵搀扶着越王下了马车,君臣二人缓步上山。
走到半山坡,君臣二人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坐下歇息。
范先生,咱们二人虽有君臣之别,但凭这几年来生死与共的这份交情,人前是君臣那是做给旁人看的,人后如知己才是最贴切的关系。我那长子勾航有权利的野心,却没有过人的谋略,难免会被人利用。我那王弟貊渠君勾厉,看似与世无争却心思缜密,手段阴狠,不得不防啊。还有那世袭太宰之位的芮丙,此人表面唯唯诺诺,内心却委实让人琢磨不透,是敌是友目前还不好说。越王此番言语确实是掏心窝的话。
范兵坐在越王对面,见大王一脸真诚,心中有了一些感动,大王言重了,君是君,臣是臣,绝不能等同之。范兵服侍大王乃份内之事,实不敢有贪功劳,大王目光如炬,看人自是入木三分,职下不及万一。
越王侧斜着脑袋,脸上呈现出让人琢磨不透的表情,道:先生当真未曾看透?
范兵笑而不语
君臣二人歇息过后,越王手握木棍道:扶我一把,咱们上山去见一位老朋友。范兵急忙起身扶住大王,二人往山顶走去。
爬过一段青石陡坡,二人来到一片长满杂草的坪地,越王抬头看了一眼山顶上的青石瓦房。
来了一个低沉厉魅的声音传来,草坪内侧站着三个蒙面人,手持凶器拦住君臣二人的去路。
范兵临危不惧,上前一步伸出双手背向越王挡在前面,道:各位爷,我二人乃民间穷大夫,上山采些草药,实在拿不出钱财来孝敬你们,还望各位爷留道。君臣二人装扮朴素,倒也像是民间土郎中。
站在中间的那位蒙面人笑声比鬼叫还难听,一阵鬼笑过后,不见其言,只见他双手一挥,左右两侧的蒙面人便同时杀向君臣二人。
君臣二人连连后退,不一会便被逼到了绝境,蒙面人手中短刀的刃尖离范兵胸口不及一尺
命在旦夕就在这生死一瞬间,一道光影闪现,一位手拿芦苇杆的少年出现在范兵身旁,少年手中的芦苇杆迎着短刀硬碰过去,以芦苇杆挡刀刃,无疑是以卵击石不可思议,更是不自量力。看似不自量力的事情往往出现不可思议的结果,一击过后,少年手中的芦苇杆还是那枝芦苇杆,而蒙面那家伙手上的短刀已断成两截。
小爷我最看不得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了,三位没脸见人的家伙,合伙欺负两个手无寸铁的土郎中算什么英雄,有胆量冲着小爷来。少年一击得胜,手里拿着芦苇杆乐栽乐哉。
少年严业,当年舍生救主身受重伤,幸得雁荡翁所救并拜其门下学武。前些日子出师下山,先是去了京城,潜入大将军府邸,眼见杂草丛生空无一人,便出了府邸留京打听,却始终打听不到文姨夫人和苏煜的下落。
一日间,严业偶然想起当年曾听苏煜哥哥说起过其外公乃是剑祖欧冶子老先生,便觉得文姨和少爷定是去到剑乡龙泉了。
严业一路南下,还未到落凤山脚时,远远便望见路边停着一辆马车,车上下来两人往山上走去。本来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奇怪的是,上山那二人后方悄悄跟着一批蒙面人,这些人个个手拿兵刃步伐轻盈,一看便是习武之人。年轻人好奇心甚,于是便暗中跟了上来看个究竟,没想到遇上行凶杀人事件。
严业嫉恶如仇,生来爱打抱不平,看到这些蒙面人要杀又手无寸铁的普通百姓,更是恼怒,便毫不犹豫的出手相助了。
初入雁山时,在雁湖里与大雁斗智斗勇,后来又与湖中怪物捉对厮杀,再后来用内力真气炸死湖中大鱼一片,师父说这是一套叫做无上真咒的内功心法,施展出来可厉害的紧,方才牛刀小试,聚内力于芦苇杆随意一击,便把对方的刀刃给截成两断,看来真的是厉害的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