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尝粪求生
姑苏东林街,吴国京城最繁华的街市。
东林街分为上街,下街和中市。东林上街又称为女人街,女人街上珍珠玉器,丝绸肚兜,胭脂粉饼,衣帽鞋靴,凡是女人所用的物品无一不缺应有尽有,是贵族妇人和富家小姐们购物的天堂。
东林下街又称百宝街,虽名曰百宝,其实是杂铺一条街,小到一针一线,大到棺材轿子,杂到牛衣狗档通通齐全。
东林街中市则是供吃喝玩乐的休闲地,内里酒馆饭店,客栈旅舍,风月妓所,说书的,唱戏的,排成一条长龙服务,通宵不打烊。
女人街上新开张了一家名曰亦龙鸟的鞋庄,专营女式鞋靴,单品用料讲究,款式新颖。
一时间,京城里官富人家的太太小姐们闻风而动争相购买,太太小姐们对鞋庄里的每一款鞋靴都爱不释手,都觉得穿在自个的小脚上是最适合,最迷人的,巴不得把整个鞋庄都搬到自家府上去。
鞋庄的掌柜是一位多情种,乐于凑在女人堆里找寻梦幻般的温柔,不过也仅仅是乐于梦幻而已,实际却是光有想法空有行动。这位外表放悠,内心却有些保守,既不下流也不风流,只会虚头巴脑的在梦幻中空骚的掌柜,便是有着天才般经商头脑的陈飞海。
陈飞海的商业理念是,有机会把握机会,没机会创造机会,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深知经商如同做人,要急人之需更要投其所好,他对商机非常敏感,能快速判断出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潜在的客户群体,他的成功之道在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针对不同的客户个体能准确的开出对症的猛药。
陈飞海是心细之人,来吴国之前做了很多功课,他时不时的凑在女人堆里八卦一番是有目的性的,做鞋毕竟是个技术活,凭着三尺不烂之舌,只为博得女子好感那可不行,摸透女人的心理,才能想出改良旧式古板硌脚女士鞋靴好方法。
姑苏是京城,京城里的贵妇和小姐们都是不缺钱的主,她们对鞋品的质量和款式尤其挑剔,机会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陈飞海亲自设计出来的上百款符合吴女审美要求的高档鞋靴,在最繁华的女人街一站式铺开,犹如深水炸弹,迅速在姑苏城炸开了。
鞋庄开张第五日,前来买鞋的太太小姐们前赴后继,队伍已经排到了东林街中市。中市那些食客,戏客,嫖客们,几时见过整座京城里的太太小姐们倾巢而出的场面。于是,爬上屋顶的,吊在脚楼的,踮起脚尖的,正眼观看的,斜睛偷瞄的,把中市围了个水泄不通。碍的中市生意十去**,各家掌柜怨声载道,一纸诉状告到了京通府衙,强烈要求官府查封亦龙鸟鞋庄,理由是影响交通,影响市容,影响经商环境。京通府衙大小官员家中的太太小姐们,哪个不是亦龙鸟鞋庄的忠实顾客啊,太太们枕边风一阵吹,千金们饭桌雨一通下,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
陈飞海也没想到,生意能红火到这种程度,还意外的红到官府去了,长此以往非把周边的掌柜们都得罪光了不可,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商业鬼才的头脑就是好用,陈飞海心生一计,大笔一挥贴出一张通告;因库存有限,为了满足每一位尊敬的太太小姐们的需求,从即日起,本鞋庄每天只接待三十位顾客,每位顾客限购一双鞋靴,凭预约票号入庄购买。什么排队拥挤,争相抢购,通通没门,饥饿营销的鼻祖就此诞生。
陈飞海在姑苏城开鞋庄做生意只是一个掩护,商人之外的另一个身份是联络员,受龙泉县大人委派潜伏于此,协助欧解仲下盘棋,一盘布局深远的棋。
入了腊月,天气更加寒冷了,前方战事吃紧,楚国使用双连环的反间计离间吴军,吴国中计,就地斩杀了前线主将凉疆。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新上任的主将丛台原先是位参军,多于出谋划策纸上谈兵,少于排兵布阵的实战经验。两军在俪水一带交战,吴军好不容易打下阵地又易主了,中了敌人的反间计误杀前线主将,连吃败战又丢失了大片阵地,吴王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的失误,锅还是要有人背的,于是就把气一股脑全撒在了大将军伍斯义身上,刚刚回京的伍斯义又急匆匆的赶回前线收拾残局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