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学以贯之-第2/3页



 哈哈哈哈,叶公子心诚无暇义薄云天,可是你不知道,那崖洞离地有十余丈高,洞口四周皆是悬崖,非常人能抵及也。

 这么高吗?那我叶子淳知难而退,又返回原位。

 子淳,别胡闹了。

 崖洞那边,饿着肚子的苏煜心情开始浮躁起来,本想弄点吃的填填肚子,一想到钻木起火的过程委实有些麻烦,便又停止下来,好在肚中尚有余粮,能忍则忍之。

 寂静的夜晚,各种野兽的怪叫声如鬼哭狼嚎般不堪入耳,苏煜听得更加心烦气躁,无法入眠。

 失眠代表着胡思乱想,想父亲,想母亲,想舅舅,想眉姨,想小业子,想西施黄霖,想表哥表姐,对了,还有那傻乎乎的招弟姑娘。

 想过去,想未来,想到将来要走的路,想自己能否挑起千斤重担,不让所有人失望,越想越糟,越糟越乱,一夜无眠

 第二日,苏煜不再去谷内瞎逛,转而向洞内探秘,一心想着这座神秘的千年古洞,内里定能寻到奇珍异宝。

 待走出数丈,眼前便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在两眼一抹黑的环境下行走,定当接连碰壁,举步尚且维艰,又如何能得遇珍宝呢?

 苏煜在黑暗中坐了下来,理了理心绪,看来顺其自然,并不是指动则走到哪算哪,静则坐之等死。

 好像是想明白了一些道理,苏煜便不再坚持一条道走到黑,原路返回出了洞口,又进入谷中去了。

 约摸过去两个时辰,方在河流右侧悬崖边上寻得松明子,随后又找来软性腐木与硬性干柴,苏煜动手钻木得出火苗,点燃松明子后,再绑上一些耐燃的硬性干木,做成火把再次进洞,一连探寻了四五个横向洞穴都一无所获,这时已至晌午时分,肚子又开始不争气了,咕噜,咕噜作响。苏煜又返回洞口,用剑劈下一块硬石,制作了一个简易石锅,搭起炉灶生火,又找来一些野菜,清汤白煮硬咽下肚裹腹了事,没有任何调味品的食物,即使再珍贵也是食之无味,还不如山毛野菜来的实在。

 是夜,也许是瞎逛了两天累了,加之又没有养份进肚的缘故,倒是没有太过胡思乱想,听着鸟类野兽的嚎叫声也不觉得过于烦躁了,迷迷糊糊便睡着了。

 如此过了几日,苏煜已渐渐习惯了白天清净,夜晚鬼哭狼嚎的日子

 到了第七日,苏煜再次进入谷中,也不带剑,遇到小型动物或鸟类便徒手抓来,饿了便生火烤着吃,困了就席地而睡,偶尔想些事情也是条理清晰,不迷茫不纠结,心静了胸自然也宽了。

 第八日,苏煜进入先前未涉足的一个大横洞,横洞委婉曲折拾级而上,越往上走温度越低,空气也越来越稀薄,感觉远无止境似的。苏煜心里盘算着再走一会若还不见底,便要再次原路返回了,待到约莫走了三里地光景,眼前出现一道紧闭的石门,耳朵紧贴着石门细听了一会,只听得门那边像是有水流的声音传来。

 苏煜举全力欲打开石门未得,便不甘心的做罢了,待定下心来环顾四周,发现石门左侧六尺开外有一宽阔的石室,室内工整的堆放着银灰色的石块,数量有上百块之多,苏煜想不出这些石块是谁人放在此处,又有何作用?想不出便不再想了,反正于己无用便是,这时,随身带来的松明子用去一半多,便又返回到洞口去了。

 到了第十日,除了饿能食杂,寝不惧扰,孤中不躁,适应了野外生存之外,无一实物收获。指定的十日课时已满,难道这就是顺其自然的实践奥意?苏煜不解,心里悟意为虚,物质有所得才是实,便转身去了谷中

 第十一日一早,苏煜出了正洞口,随身还不忘带上两只黑色麂子,给四位先生打打牙祭。

 纵身跃下,四君子已在崖下等候多时

 气色稳定,呼吸均匀,利剑安静人亦安静,还带回两只麂子,孺子可教也。兵君子索阶朝道君子葛洪投去赞许的目光。

 道君子也不说话,手中拂尘一扬,苏煜肩上的两只麂子腾空飞起,向草丛那方抛去。

 法君子夏鼎飞身而起,凌空接过麂子,脚未落地,老葛,你要吃素你吃,别浪费了人间美味。

 苏煜看着眼前这一幕,一个劲的在笑

 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外静内不躁,第一关已过。道君子葛洪收回拂尘,斜靠在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