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九把剑
越国,句无城西三十里处,一辆马车停在路边,马车甚是普通,想来定是车上之人临时租用的。
驾车少年容貌俊朗,身材修长,马车刚停稳,少年便放下手中缰绳,轻轻掀开帘子,朝车厢里轻声唤道;“娘,已到句无城外,此地远离京城,离施叔居住的十一堡村也是不远,总算是到达安全地带了,连日来着急赶路都未得好生歇息,就在此处歇息片刻再行赶路可好?”
车厢内坐着一中年妇人,妇人肤色白皙慈眉善目,虽着素衣却难掩身上那种优雅贵慧的气质,妇人朝少年微微一笑,答话道;“此番仓促出城,一路奔波到此,途中也顾不上歇息,定是累着煜儿了,就在此处歇息歇息也好,娘也下车走动走动,透透气。”说罢便起身出厢。
少年双手扶住妇人的手臂,二人下来马车,待妇人在一块干净的石头上坐下,少年便前往山涧方找寻草料喂马去了。
妇人看着少年的背影,脸上现起一丝凄楚。
不多时,少年寻来草料伺喂马匹,随后又去山脚岩泉处舀来山泉水递给母亲解渴。
清明时节,江南的天气还有些凉意,好在今日是个艳阳天,太阳当空照耀,又时值晌午倒也暖和的紧。少年在妇人身旁坐了下来,轻声道;“娘,此去十一堡村见到施叔后,您便可安心住下来,孩儿打算往回京城去一趟。”
妇人看着少年那清澈的双眸折射出的刚毅眼神,知子莫若母,便反问道;“煜儿,你可知晓来叔来婶与小业子,他们三人死活不肯先行出府,执意留身殿后,意欲何为呢?”
少年不假思索道;“来叔告知孩儿,父帅临终前嘱咐,接到军营来信后便即刻离府,前往十一堡村找施叔,难道不是么?”
“煜儿啊!如今越国几近亡国,连大王都被押往吴国当奴隶去了,京城已是凶兆之地,咱母子二人好不容易逃离险境,你还回去做甚?”
“正因为京城凶险,孩儿才放心不下来叔来婶和小业子,孩儿绝不能做个无情无义之人。”
“煜儿有情有义天地可鉴,来叔来婶和小业子大义,咱也不能负义,可是娘要再问你,来叔的武功是否高于你?小业子的拳脚功夫和你相比又如何?”
“孩儿不敢妄自托大,来叔的武功自然是高于孩儿的,与那小业子相比么,倒是孩儿略胜一筹吧。”
“煜儿知晓,那就一定能够想的通个中道理了,来叔的武功远高于你,那小业子的功夫与你不相上下,既然如此,那你只身前去又能做什么呢?就算他们三人已经蒙难,那也要等到日后你有能力去除奸铲恶时,再去报仇,而不是现在去做无畏的牺牲,去送死。”
少年眼含泪水,不再出声。
妇人哀叹一声,亦不再言语……
住龙山下,盘龙溪旁,夫人殿,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一许氏夫人,长的俊俏,为人良善,时遇大灾大旱之年,众生饥无食,穿无衣,民不聊生,饿殍满地,百姓开坛祭天祈求蒙天恩降雨露,以解灾年以救万民。
祭天到了第三日,盘龙溪上空腾现一条赤龙,赤龙云;“需得一卯年卯月卯时出生之人,投入溪中祭祀神灵,方可减灾去难。”说来也巧,那许氏夫人便是卯年卯月卯时生人,许氏夫人大慈大悲舍身投溪以救百姓脱离苦海,说来也怪,次日便天降大雨,泽被万物,后来,百姓为纪念许氏夫人恩德,在盘龙溪边建此大殿,名曰‘夫人殿’。
夫人殿香火旺盛香客不断,道人却不多,自从老道长仙逝之后,殿里就只剩下女道士曲眉驻持施善。
又逢斋日,夫人殿内,一中年妇人助身女道士引客安座忙里忙外,妇人肤色白皙气质典雅,显得格外耀眼,妇人忙碌之余还时不时还跑去签房帮忙解签,中年妇人名叫欧翊文,正是那已故越国大将军苏冠之遗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