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江南四月血
暮春风花戏雪月
旧人痴梦新人还
百家争鸣纷飞燕
策良难遇明君王
士养三千又如何
各为其主背书忙
自古多情空余恨
最是无情帝王家
洞庭山,越军主帅帐内,大将军苏冠口吐鲜血奄奄一息,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断断续续道;
“李腻听令;快……快……快组织兵力突围,突围……突围之后迅速退回越国境内。”
“苏烈听令;速……速回京城报告大王。”
“苏铭听令,速……速……回府上告知……夫人和公子,离府……躲避劫难……”
说完,一口鲜血喷射而出,一代名将魂归西天,就此陨落!
战机稍纵即逝,两军交战,敌对双方谁都不会留给对方喘息的机会,一步慢,步步慢,越军主帅苏冠身亡余温犹在,吴军就像是神算子得神助,不早不晚,踩着点的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瞬间,鲜血染红了草林花丛,山川河流,马啸声、厮杀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越军群龙无首,兵败如山倒,主力悉数被歼,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春秋战国时期,这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
诸子百家;
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提倡人人平等,主张尚贤,主张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士卿士禄,世袭罔替制度。
儒家;仁、义、礼、智、信。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虽然主张得治和仁政,却同时又尊周礼主张士卿官民之间不可逾越的等级之礼,推崇士卿士禄世袭制度。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主张以法治国。
道家;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清净无为、守雌守柔、主张以柔克刚,无为而治。
还有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方技家等等。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代,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诸子百家中儒家与墨家之间是针锋相对的,儒家为士代言,而墨家则为民请命,因为立场不同、阶级不同、思想和观点断难相同,也就难免水火不容。
春秋末期,天下共主周天子,名义上的皇帝,彼时已经名存实亡。分封制的诞生,最初,其作用和目的是为了奖励有功之臣及皇亲国戚,把田地和属民分封奖赏之,名曰诸侯,各诸侯在其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同时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帝王安全的责任,简而言之就是各诸侯自治,中央集权,天子以此来控制天下。未曾想,最终土地子民分封完了,随着各诸侯国不断崛起壮大,人口基数增加,物力财力的积累,野心也就渐渐的膨胀了起来,久而久之,天子倒成了傀儡了。
天子有名无实,等同于天下无共主,各诸侯国之间谁也不服谁,不满于现状就想着扩张,想着争天下,于是纷纷把爪子伸到封地属地以外去了。你来我往,分分合合,三十六计,七十二变,阴谋阳谋全登场了,可是,侵略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又岂能如儿戏,狗急了还会跳墙呢,何况是人,更何况还有人上之人的贵族和既得利益者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