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咸丰末年-第2/2页



    相比之下,酒店却显得冷冷清清的,毕竟这个节骨眼,谁还有胆子喝花酒?

    不过,承民酒楼里,今日有了难得的热闹。

    听说,酒楼打算搬去津市,但至少今天,会满足客人的一切要求。

    程长庚眺了一眼招牌,跨过门槛,店小二便上前招呼。

    “爷,里面请。”

    程长庚环顾一周,大堂里空旷无人。

    “您要点什么?”

    “这里……有等人的吗……”

    “哦,你也是卢老爷的客人?”

    程长庚微微皱眉,这卢台子,什么时候也成了爷了。

    点点头,跟随小二来到三楼的包厢。

    这才发现,里面已经落座了几个人,有认识的,也是不认识的。

    余三胜、刘保山、沈翠林、杨鸣玉一齐打了招呼:“哟,大老爷,你来得早啊。”

    程长庚点点头,却走到张二奎地身边:“二爷,卢台子也请你来了?”

    论在京戏中的资历,程长庚当然是要比半路下海的张二奎要深上不少。

    可头几年张二爷的风头举世无双,自是谁也比不过,一举从高先生手中继承了庙首的位置。

    却不知怎的,他突然撇下这顶顶戴,玩起了失踪,只存在与人们的茶余饭后,整个人神神秘秘的。

    也正因如此,程长庚才在他之后当上了庙首一职。

    因此,他对二爷多少还是很尊敬的。

    “嗯,”张二爷点点头,并不打算过多解释。

    见张二爷还是这样,除了对戏上的事有些话说,其他时候,都保持着沉默寡言。

    相比之下,刘保山还是这么口无遮拦:“这卢台子也是,把咱们都叫来了,自给儿却不出现,和咱们玩起了神秘。”

    余三胜眼珠一转:“依我看,他之所以不来,怕是整件事,都是他的调虎离山之计。”

    众人齐问:“怎讲?”

    “把咱们叫了出来,那他岂不是想对哪个班子的琴师下手都行?”

    此话一出,登时逗得在座之人哈哈大笑。

    现场的气氛,倒是缓和轻松了不少。

    这么一想,大家感谢卢台子的这次邀请,毕竟最近,值得一笑的事情太少,太少太少。

    气氛一旦活跃起来,聊起天来自然无边无际。

    沈翠林也谈起了最近的耳闻:“听说……”他指了指天花板,“快不行了。”

    杨鸣玉说:“就这样天天抽大烟,养汉女,就是铁打的的骨子,也撑不住,偏偏国家还在这个节骨眼上,遭遇大难,如此身疲心溃,想不倒下都难咯……”

    “可是,听说众皇子年纪尚小,最大的不满岁!”

    “那可不得了,可千万别搞出个什么赵高十常侍出来。”

    话到此处,一直坐在他们对面的老头开口了:“倒不至于。”

    六位当今京戏界的头牌人物,互相看了一眼,便得出了谁也不认知这老头身份的结论。

    但瞧一身书卷气息,便知大概颇有眼见。

    几人行礼道:“前辈,怎么称呼?”

    他捻起灰白的胡须:“老朽名叫沈毓桂,穷酸书生一名,不值一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