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这鬼地方风水不好-第3/3页
。。。。。。。。
几个巡逻的兵士聊着天经过,富察荣正听到他们讲的“风水”话题,这倒让他想起不久前的一桩事来。
护送弘历回京途中,弘历先接见了富察荣正和他的十二个部下,弘历表示了感谢,还说会在觐见雍正帝时会提及他们。而后,弘历又接见了李元亮和另外两个绿营兵,说辞类似,李元亮和两个部下都是受宠若惊。
见李元亮仪表不俗,弘历颇有好感,便和他多聊了几句。得知李元亮还有举人的功名,乃文武双全的人才,可现今只是个七品武官,弘历极为李元亮感到可惜。弘历又问起了李元亮的家世,当李元亮报出其先祖就是李永芳时,弘历更觉震惊。
当今的民间和朝廷,大部分人都对李永芳不甚了解,甚至不知曾有过这么一个人。可弘历对这个名字,一点都不生疏。
作为皇子,从小要受到严格的教育。除了儒家经典,皇子们重点学习的便是历史,有历代重要人物和事件,也有满清崛起、入关、统一全国和治理天下的全过程,尤其是后者,皇子们要精学贯通,要达到如数家珍,倒背如流的程度。一个皇子连本朝如何发家,发生过哪些大事,都说不清楚,那就是忘本,不可能成为帝位的继承人,也不会被委以重任。
对本朝的历史学习,弘历更是佼佼者,因为他有个好老师。邬思道当弘历和弘昼的老师时,要这两个王子勤学苦背八旗历史,特别是关于康熙朝的人和事,康熙帝写过的文章,颁布天下的圣谕,康熙帝平生的丰功伟绩,邬思道要求两个王子要丝毫不差的全背下来。
起初,雍正帝和十三阿哥允祥都没搞明白,邬思道为何如此教导弘历和弘昼。可在一次皇家围猎中,弘历大放异彩,雍正帝这才领悟到了邬思道的妙意。
满清起于骑射,入关之后,为表示尚武,不忘本,每年都会举行围猎,由皇帝亲领,众皇子王公贝勒,蒙古诸王,朝中重臣,藩属国驻京外交官,皆要参加。围猎有个传统,众皇子贝勒进行射猎比赛,谁射中、捕获的猎物最多,就会受到皇帝的嘉奖。
那次围猎活动中,比赛结束后,众皇子射猎的成绩被官员汇报给康熙帝,还是雍亲王的胤禛也参加了,可他由于正患病,没有参加比赛,成绩自然是零。
就宝物赏给哪位皇子时产生了争议,胤禛将弘历也带去了,此时他还没满十岁,他站了出来,表示众皇子都没资格得宝物,只有康熙帝才有资格。在场的人都很惊奇,康熙帝问弘历为何。弘历当着所有人历数了康熙帝一生中射猎的成绩,射了多少野猪,俘获了多少鹿子,打下多少飞禽,等等,弘历认为康熙才是大清第一巴图鲁(勇士)。
被皇孙如此恭维,康熙帝自然高兴。弘历又将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震慑沙俄,扫灭葛尔丹,等等康熙一生的盛大武功全点了出来。康熙自是大喜,围猎嘉奖的宝物,他赏赐给了弘历,还特别指示胤禛,弘历天资聪颖,他很喜欢,以后他要亲自教导弘历读书。
当时,在九龙夺嫡中,胤禛并无优势,八爷党占据上风,这次,儿子弘历崭露头角,帮父亲胤禛扳回一局,康熙帝要亲自教导弘历,多少有点提前册立“皇太孙”的意味,这令胤禛被立为储君的几率大增。
经此一事,弘历知道了学好历史的妙处,此后更是勤加钻研,大清历史中,凡是有点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弘历都能印在脑子里。
听李元亮报出先祖名号,李永芳,虽然只封了个二等伯,却意义非凡,因李永芳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弘历自然知晓,他心中不由得感到一股悲哀,李永芳的后人怎么会如此落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