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总督府下边有密室-第3/3页



    康熙三十二年开始发迹,康熙亲征噶尔丹,命鄂海赴宁夏储备牲畜,陕西按察使员缺,康熙任命鄂海去做,此后数年,鄂海都在陕西经营,连升布政使和巡抚。

    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再度大乱,十四阿哥被封为抚远大将军王,率师讨策妄阿喇布坦驻兵西宁、甘州、庄浪诸处。此时鄂海已升为陕甘总督,负责大军的粮草调运。

    施世纶奉命去陕西协助鄂海督办军饷,时逢陕西大旱,饥荒严重。在督办军饷时,施世纶发现鄂海和西安、凤翔两地知府借灾情大肆贪污,导致当地粮食储备空虚,于是立即具疏参劾。鄂海得知施世纶的儿子施廷祥在任知府,归自己管辖的消息后,便以此要挟,暗示施世纶若参劾,即要他儿子的性命。施世纶坦然一笑,厉声斥责说:“我从做官那天起,连自己的命都不看在眼里,还怕你谋害我儿子吗?”施世纶坚持上疏,鄂海等人后来受到了惩办。

    因此,鄂海掉了官帽子,被罚TLF种地,陕甘总督的职务被年羹尧接任。

    这事,魏启源并不知道,施世纶问施经纬,莫非是他的想象。

    施经纬说道:“侄儿听廷祥堂兄说起过此事,当时不觉什么,现在想起有些名堂。鄂海虽然失势,可他宦海沉浮数十年,又长期出任封疆大吏,属僚门生何其多也,他们若是联合起来,要做些对伯父不利的坏事,并非不可能。”

    “你的心思我明白,防人之心不可无嘛,老夫又何尝不留一手。”

    说着,施世纶手一挥,袖中一把飞刀飞出,朝墙下的油灯而去,刀锋擦过火苗,稍稍偏出。

    施经纬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叹道:“想不到伯父还有如此绝技。”

    “当年为探案,深入村野吕巷,龙潭虎穴,没点功夫防身,早见了阎王。哎,老了,终究是老了,全无准头。”

    “依侄儿所见,伯父该多招些侍卫在身旁,看那些总督和巡抚,哪个不是前呼后拥,威风八面?欲图不轨的人远远见到,就被吓跑了。”

    “别为伯父的安危忧虑,普天之下,除了皇上,任那几个王爷,还有鄂海之流,谁也动不了我。”

    “就,就怕万一。”

    “你们这些人,总把万一挂在嘴边,哪有那么多万一。经纬,你的心思伯父知道,回去好好读书,还有,这案子别挂在头上,更不要偷偷回来查案。”

    施经纬不是很情愿的点头回应。

    运河码头,施世纶带着施远贵等几个下人,亲自去送施经纬。

    “回去好好念书,科举应试方为正途,你天资聪敏,勤奋磨砺,未来成就不在伯父之下,就怕持才放狂,心神分散,那种人什么事也做不成。”

    施世纶递上行囊,郑重嘱咐道,施经纬抱拳行礼道:“侄儿谨记!”

    船主大叫“马上就要开船了”,施经纬随人群踏上一艘客船,施世纶转身离去。

    施世纶走向轿车,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咦了一声,看到的是又回来的施经纬。下人们有些好奇,被施远贵叫到一边,退得远远的。

    施世纶很是好奇,问道:“经纬,你为何去而复返?”

    施经纬抱拳道:“侄儿有几句话不说不快。”

    施世纶无奈的右手伸出,意思是,说吧。施经纬望着过往的行人,轻声道:“此处不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