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离惨败



    接到北伐命令的张浚非常兴奋,当时他以枢密使身份兼任江淮两路宣抚使进驻建康府,立即着手调兵遣将。大军出征主帅的任命非常重要,南宋在江淮一带最能打的莫过于刘锜,但年迈的刘锜已于完颜亮南侵失败后病逝,此时南宋在江淮方面就硕果仅存的名将也就只有李显忠了。

    为了最大化的发挥名将的作用,张浚任命李显忠为淮西招抚使节制诸军,率军十万从濠州(今安徽凤阳县)渡淮河向北进攻灵璧(今安徽灵璧县),为了北伐能够推进迅速,又派了邵宏渊担任淮西招抚副使,同样率军十万从泗州出发进攻虹县(今江苏淮安市淮阴区)。

    名将李显忠与金军作战多年,完颜亮南侵时也立下不少战功,自然是稳得很,但李显忠稳,邵宏渊可就难说稳了。在完颜亮南侵之前,史书中甚至都没有关于邵宏渊的任何记载,第一次与金军作战也就是在真州(今江苏仪征市)打了一场遭遇战,还输了,只不过金军没有追击败退的宋军,宋军统制邵宏渊才得以收拾残兵退回江南。

    当时南宋的政策是只要你没被歼灭,打输了战斗没关系,于是邵宏渊退回江南后又被委以重任先后镇守池州、芜湖。后来金军采石矶大败,朝廷原本派李显忠和邵宏渊共同渡江作战,结果李显忠渡江作战后邵宏渊并未跟进,大敌当前这种心胸明显太过狭小。而且就因为这点儿破事儿,李显忠邵宏渊两人当时就已结下梁子,一山难容二虎,谁也不服谁。

    谁也不服谁没关系,只要都能打胜仗,大家各自北伐最后会师黄龙府朝廷全部重赏,怕就怕需要团结的时候不团结,被敌人抓住弱点击破。

    但有没有弱点张浚已经来不及考虑了,隆兴元年的张浚已经六十七岁,小自己一岁的刘锜都已经病逝,自己又能有几年可活?手上只剩下这些牌面,无论如何也要与金国一战。

    隆兴元年五月初六,李显忠率先出征来到灵璧南部一处名叫陡沟的渡口,准备在此读过淮河,没想到正好碰上了在此驻防的金军。金军将领名叫萧琦,在之前完颜亮南侵时率军曾在真州大败邵宏渊所部宋军,以为李显忠也就跟邵宏渊水平一样,没当回事儿,二话不说直接率所部金军进攻宋军。

    萧琦所部金军有大量拐子马,骑射很厉害,但兵力却不够看只有不足五千人。李显忠先是派前锋与金军对冲,接着又派部将从侧翼直插金军,最后又派一直部队从金军后方包抄,萧琦战前未做打探,没想到宋军居然是主力进攻,面对兵力上巨大的悬殊很快便败下阵来,领着少量残兵跑了。

    萧琦一跑,灵璧等于完全暴露在宋军面前,李显忠未做任何休整继续前进,第二天五月初七全军来到灵璧城下,灵璧守将很勇敢,没有龟缩在城内固守,而是率军在城外列阵迎敌。宋军刚一到,一万多名金军便冲了过来。

    还是当年被岳飞打得不够惨,金军还沉浸在“满万不可敌”的幻想中,全然不顾兵力上的巨大劣势。面对主动放弃城防优势的金军,李显忠没有丝毫迟疑,全军杀了过去,两军在灵璧城下厮杀一整天,以金军的全军溃败而告终,败退的金军连灵璧城都不敢进,直接扭头往北逃,宋军当天即收复灵璧。

    李显忠这一路凯歌高奏,邵宏渊那一路却很不顺当。按照张浚的军令,李显忠进攻灵璧邵宏渊进攻虹县,两军几乎同时出发,李显忠都打败两拨金军了,邵宏渊却还在虹县城下,迟迟无法攻克。

    友军有难理当伸出援手,李显忠率军来到虹县支援,为了减少作战损失来的时候带来了几个灵璧投降的金军,派他们进入虹县传达宋军军令:灵璧已被宋军攻破,如果虹县愿意投降,守军从将领到士兵全部留用;如果不愿投降宋军攻克城池之后守军从上到下格杀勿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