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



    岳飞军中有个名叫王俊的副统制,打仗不怎么行,人也却反复无常没个正形,就这么个害群之马,岳飞罢相之后被秦桧和张俊知道,派人暗中勾结,由他出面诬告岳飞手下第一名将张宪谋反。

    诬告信送到朝廷,张俊如获至宝,马上安排枢密院官员深入调查,没想到枢密院官员拒不听令-一眼就能看出是诬告,坚决不陪你当奸臣。

    小官还挺有骨气,张俊只好换人调查,经过审理得出一堆罪名,趁着张宪和岳云到镇江述职时命人将二人逮捕下狱,押解到临安大理寺狱中。

    张宪和岳云只是诱饵,秦桧真正要陷害的是岳飞,两人下狱后秦桧奏明赵构,说为了证明岳飞的清白,必须要把岳飞请回来与张宪岳云当面对质。

    赵构装做什么都不知道,全部交给秦桧办理。

    得到赵构的首肯,秦桧再三考虑,派了杨沂中前去宣诏岳飞回临安。

    之所以派杨沂中去,是因为岳飞罢相之后又回到了庐山给母亲守孝去了,岳飞是个孝子,多年来一直没能给母亲好好守孝,如今无官一身轻便放下了所有杂念回到庐山继续守孝。但孝子岳飞毕竟是响当当的当世第一名将,派普通官员前去宣诏,万一引起岳飞警觉造成****,秦桧要吃不了兜着走。

    杨沂中带兵多年,虽然比岳飞韩世忠等人打仗略逊一筹,但在南宋初年也算一名骁将,在朝中地位很高。更重要的是杨沂中与岳飞有深厚的私交,岳飞多年来一直称杨沂中为“十哥”,他去了,岳飞不会有太大情绪波动。

    绍兴十一年九月,杨沂中领命前往庐山,见到岳飞后两人寒暄过后,杨沂中告诉了岳飞张宪岳云被下狱之事,需要岳飞随他回临安对质澄清案情。

    岳飞脸色铁青不发一言,良久,对杨沂中说自己要回后院准备一番,请十哥稍事等待。

    岳飞转身离开,不一会儿一名侍女端着一杯酒出来,说是岳少保请十哥吃这一杯酒。

    杨沂中忐忑不安,害怕岳飞是回后院自杀,又害怕给自己的这杯酒也是毒酒。但思来想去自己与岳飞多年交情深厚,岳飞不会这样害自己,于是端过酒杯一饮而尽。

    正巧赶上岳飞从后院出来,安慰杨沂中说怕十哥等久了闷得慌才差人置酒,现在已经准备好了这就上路。

    秦桧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完全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岳飞堂堂大英雄襟怀坦荡,别说是南宋朝廷,就算是龙潭虎穴又有什么不敢闯的?

    绍兴十一年十月十三日,岳飞随杨沂中来到临安,赵构避而不见仍然全部交由秦桧办理,秦桧派人把岳飞领到了大理寺。

    莫名其妙来到了大理寺,岳飞也不知道朝廷里这帮人唱的是哪一出。第一次来到大理寺岳飞也不熟悉不知道要怎么个对质法儿,只好随大理寺官员引导前行,结果在路上看到了颈戴枷锁、脚戴镣铐、浑身血迹斑斑的张宪和岳云。

    自己的爱将和儿子受此无妄之灾,岳飞无比悲愤,厉声质问大理寺官员为何,官员也无以应对,只好把岳飞领到御史中丞何铸处,由谏官一把手亲自审问岳飞。

    御史中丞何铸是秦桧的人,早在岳飞此次入朝之前秦桧就已经交代好,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给岳飞定罪。当同党要有同党的觉悟,何铸见到岳飞后便厉声质问岳飞为何要谋反。

    见到张宪和岳云的那一刻起,岳飞就明白了此行凶多吉少,面对何铸的质问,岳飞没有回答,而是默默的脱下了上衣,露出了脊背上的四个大字:

    尽忠报国。

    史书读到这里,让人潸然泪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