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血战



    刘锜能够辗转来到中原战场的抗金一线也是阴差阳错。建炎四年富平之战失利后,张浚论罪问责,环庆路宋军主将赵哲由于临阵脱逃被处斩。

    人虽然砍了,张浚对其部下却没做好善后工作。赵哲死后部下慕容洧叛宋降金进攻环州,张浚派刘锜率军平叛,当时刘锜正在渭州抵御金军,得到消息后便率主力前往环州平叛。

    金人聪明得很,一听说刘锜去环州便在渭州处增兵,刘锜得知后赶忙又率军回师救援,留下部将李彦琪在环州防守慕容洧。

    刘锜是张浚经略川陕时候提拔上来的泾原路主将,泾原路跟环庆路相毗邻,军中很多中基层军官都互相认识,刘锜虽然得到上级赞赏和支持,在泾原路军中根基并不扎实。赵哲死后环庆路军心涣散,泾原路同样军心不稳。

    经过富平之战,刘锜手下泾原路宋军减员不少,满打满算也就万余人马,还要一边在渭州抵御金军另一边在环州抵御慕容洧,结果就是两头都想保两头都保不住,刘锜从环州往渭州赶的路上渭州就丢了,接着李彦琪因为兵力不足也弃城而逃,又担心回来之后被问罪处斩,干脆投降了金国。

    一战打下来丢了两座重镇,部将还叛逃金国,刘锜因罪遭贬。不过张浚虽然手腕强硬,却不是蠢货。刘锜之所以吃败仗并非全是刘锜的错,于是仅仅象征性的贬到了绵州,很快又官复原职回到川陕前线。仙人关之战协助吴阶大战金军,把金兀术打的差点儿没命,赵构得知后非常高兴,召刘锜回京觐见。

    南宋初年金军随时南下,南宋朝廷想要活下去必须要有名将率军对抗。赵构有个惯性思维,就是能打的名将一般都不服管,所以一定要放在身边天天能看得到最放心,不管是张俊(这是个伪名将)、韩世忠,还是岳飞、刘锜,赵构恨不得天天把将领们攥手里,有需要再放出去。

    绍兴七年,先是南宋淮西军变接着北方伪齐灭亡,南宋淮西军区出现巨大真空,原本赵构想安排岳飞统领淮西军,但岳飞回朝之后跟赵构一场不愉快的对话让其打消了这个念头。

    要选人出镇淮西,论威望论战功,赵构身边的刘锜是在合适不过的人选了。恰逢当时王彦所部八字军从河北转战川陕又来到荆南,与当地驻军发生械斗,王彦因此被免职,八字军归到刘锜部下,一同前往淮西驻守。

    绍兴九年宋金两国议和后,赵构长期不往北方驻军,后来群臣再三劝谏下终于派刘锜担任东京副留守,金兀术打过来时候刘锜刚刚率军走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县)。

    刘锜率领的淮西军有一多半是原先王彦带出来的河北八字军,对金国有着国仇家恨,抗金意识高涨。顺昌距开封尚有几百里路,刘锜所部连日行军困顿不堪,当时金兀术已经占领开封,此时向开封进军将会被金兀术以逸待劳。刘锜经过考虑,就地进驻顺昌城,

    绍兴十年五月十七日刘锜进驻顺昌,五月二十五日金军便已打到顺昌城下。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军,刘锜完全没有龟缩,而是在城下设伏,击溃其先头部队,擒获数名金军千户。

    首战告捷,刘锜一点儿都没闲着,派探子打听到金军韩常部驻扎在不远处的白沙窝,当晚便派一支敢死队前去劫营,韩常没料到刘锜一座孤城居然还敢派兵劫营,被吓得一惊一乍连连后退。

    先头部队败退之后,二十九日金将龙虎大王率三万金军再次攻来,刘锜采用宋军守城的老办法,城墙上床子弩神臂弓招呼上,然后地面部队也不闲着,直接出城作战,正面与金军对砍。

    刘锜这支宋军在国内械斗就像怂包,但打金军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气势,宋军出城之后不要命的跟金军搏杀,同时城头上的弓弩等大规模远距离杀伤性武器又在攻击金军后队,天上飞的地上砍的一起招呼过来,金军很快抵挡不住,被砍死的被射死的掉进护城河淹死的不计其数,龙虎大王大败而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