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秦桧



    这些年网上的舆论管控越来越严,这个要团结那个要和谐,这也不能喷那也不能骂,好像很多古时候都能骂的东西因为种种因素到了现在都不能发表意见,不过秦桧这个人好说,人家是汉族,又是奸臣,还是叛徒,我骂他一句汉奸应该没问题。

    封禁我我也要骂,谁不让我骂秦桧我就骂谁。

    秦桧是江宁人,政和五年进士,早年曾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市)做官,靖康之变时上疏朝廷请求三件事,一不要向金国割让河东河北;二不要与金国和谈,要坚决抵抗;三金国使者来了见都不要见,战场上见真章就完了。

    以北宋当年的国力,坚持抗战就不会亡国,秦桧这个主战派的建议一点儿毛病都没有,但架不住钦宗一心求和根本不理。无人理会的秦桧后来回京任职,被安排在宰相张邦昌身边出任日常事务官,给当朝宰相当日常助理这可是好职位,干得好很容易快速提拔。但秦桧拒绝了,说张邦昌是个投降派,坚决不肯与这种人为伍。

    不与张邦昌同流合污,年轻的秦桧有点儿骨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钦宗为了保住皇位不惜割让国土也要议和,国书拟定后,有骨气的秦桧荣幸的被选为使者,前往金营。

    去金营是个苦差事,路上有被老百姓干掉的风险、被盗贼劫杀的风险,到了金营还有被扣留的风险,两国翻脸了还有被处斩的风险,张邦昌刚在金营里体验过一回吓得哇哇大哭,这滋味儿不好受。

    秦桧领命出行,之后顺利送达国书返回。热爱祖国反对割地不怕以身犯险,从金国回来的秦桧得到了朝臣的赞赏,出任谏官,接着升任御史中丞。

    开封城破之后张邦昌代为执政,秦桧向金国上疏请求立赵宋皇室为帝,奏疏送到金国惹得完颜宗翰完颜宗望非常不爽,把这个指手画脚的秦桧一并抓走回了金国。

    北国的冷风吹凉了秦桧的热血,逐渐的失去了对国家对道义的坚持。建炎元年赵构称帝的消息传到上京,徽宗大喜,以为又有了与金国谈判的资本,便修书一封给金国朝廷,表示愿意出面说服儿子赵构永世做金国藩属,称臣纳贡,来换取他和其他皇室成员放归南方。

    放归南方是不可能的,但负责给金国上报奏疏的秦桧引起了金人的注意,有文化又有见地的秦桧被分配到完颜昌帐下效力,慢慢的秦桧失去了保家卫国抗争到底的气魄,成了一名主和派,好死不如赖活着,好打不如赖和着,只要不打仗,让干啥都行。

    都不想打仗,可问题是对方不打仗还要侵略你,你为了不打仗就要当亡国奴?什么混账逻辑。

    完颜昌是金国的主和派,虽然大环境里也是在攻伐南宋,但主张以战促和,不战而屈人之兵,能不打尽量不打,打仗重在实惠,意思是我不打你了,你自己主动点儿,自降国格当二等公民。

    比亡国奴强点儿,也强不了多少。

    在完颜昌的指导思想下,秦桧随之南下,向沿路多个州县劝降,效果很差,金军遭遇的抵抗都很顽强。

    毕竟在北宋干过御史中丞,秦桧对宋朝的政治运行机制和赵构本人还是有所了解的,史书没有记载秦桧到底与完颜昌达成了何种协议,但是就在建炎四年十月,秦桧带着老婆丫鬟一家老小离开金营,乘船来到了临安府。当时的宰相范宗尹与秦桧有故交,将其引入朝中见到赵构。

    见到赵构,秦桧开始了他的表演,声称自己是在燕山府杀了金军看守然后逃回来的。

    当时朝上的文武百官就一片质疑,试想从北京到杭州,长江以北都是金军的控制区,秦桧一节文官,如何杀得死金军看守?如何在杀死看守之后还有时间带上老婆丫鬟一并出走?如何在金军的严密控制下突破重围渡过长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