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山检海捉赵构



    出海之前,赵构还是做了很多努力的。建炎三年五月,刚刚平定了苗刘兵变前往建康府安顿下来之后,赵构便派使者向完颜宗翰送去国书,表示自己要去帝号、称臣、奉金正朔,只求议和。

    议和可以,但赵构提的条件还不够真诚,完颜宗翰回书告诉赵构,只要他肯投降,议和好说。

    投降?过去当战俘哪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完颜宗翰把赵构当成了笑柄,议和之事破裂,建炎三年九月,金军再次发动攻势,此次由金兀术担任主帅,南下进军直指赵构。

    秋高气爽正是金军骑兵用兵的好时节,金军发兵以来推进速度很快,山东淮北那些远离建康府的州县望风而降,九月份未过完便已攻占寿春(今安徽寿县)。

    熟悉三国演义的同学们都知道,寿春是淮南重要的战略据点,在此南下西可控制荆湖,东可进占江东,金兀术来到寿春后得到消息,说赵构为了防止宗室被金军一网打尽,自己人在江东,却把孟太后送到了南昌。

    赵构的花招瞒不过金兀术,得知孟太后在南昌之后当即分兵,一路偏师南下抓孟太后,一路主力由自己亲率去建康府抓赵构。

    偏师南下进军从黄州渡江,南宋黄州守将王义叔一听说金军来了拔腿就跑,十月底,金军偏师顺利渡江。当时沿江防区的宋军主帅是刘光世,因为没有大船,金军在黄州渡江整整渡了三天,刘光世就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跟朋友喝酒喝了三天。直到有人奏报说不明军队渡江,刘光世还以为是盗贼,随便派了个部下前去追击,部下追上去一看居然是金军,得了吧打不过,又回来了。

    在名将刘光世的英明领导下,金军渡江后如入无人之境,得知金军逼近,孟太后知道这南昌城是待不下去了,领着行在里的全体宗室们坐船沿赣江北避敌。

    大敌当前,如果说刘光世一开始只是疏忽大意把金军放过了长江,那此时就该马上率军迎敌将功补过。可逃跑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过来的,当时金军已经南下打到了南昌,刘光世也不知道孟太后到底怎么样了,左思右想之下干脆也不去迎战了,跑到南康(今江西星子县)躲了起来,免得打败仗。

    孟太后离开南昌后乘船北上,十一月十七日来到吉州(今江西吉安县),金军穷追不舍,孟太后只好率宗室接着北上。毕竟女流之辈,封建社会又有男女避讳的讲究,孟太后对部众无法完全掌控。宗室们都还好就这一个自己家的老祖宗,老祖宗说什么就做什么,可长途跋涉之下随军的将士们就逐渐不乐意了:本来好好的在南昌待着,突然跟着你到处流浪,凭什么?

    孟太后一行人到了太和县之后,护驾部队哗变了,主帅杨惟忠完全控制不住局面,万余名士兵将孟太后行在携带的财物洗劫一空各自散去,宫人在乱军中走失近百人,最后仅剩下杨惟忠几十位亲兵留了下来,跟随宗室继续北上躲避金军。

    随驾减员反而给孟太后减轻了负担,建炎三年十二月,一行人轻装简行又赶赴虔州(今江西赣州市)。

    到了虔州已经基本甩掉了金兵,孟太后不走了,就地开始下诏周边宋军前来勤王,并分别派将领驻守临江(今江西新干县)、吉州,堵住金军追击的路。

    追又追不上,一路上还有多股宋军驻守,金军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市)作战时耽误了时间,已经来不及追击孟太后,到了转过年去的建炎四年二月,赣江一带天气炎热了起来,金军的老毛病又犯了被热得受不了,只好退兵。

    一名女性长者,面对着穷凶极恶的敌人,率领宗室有序撤退,即使在主力宋军消极避战、护驾军逃跑的情况下依然沉着冷静快速从敌人的追击中脱身,最后转移到安全地带后马上安排周边防务,孟太后是真正的国之柱石,大宋的人心所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