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荆灭蜀



    平定两镇之乱后,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赵匡胤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作为一代开国之主,统一天下势在必行,在经过周密论证后,赵匡胤定下来统一战争的框架:先南后北,先易后难。对北方的辽国和北汉采取守势,先攻取南方最弱的荆湖地区,再攻取后蜀、南汉、南唐和吴越。

    战争不能师出无名,正当赵匡胤苦于无处下手之时,送枕头的来了。

    建隆三年十二月,湖南地方割据势力武平节度使辖区发生内乱,部将乘节度使周行逢病重期间起兵反叛,周行逢病死后儿子周保权接班,向北宋求援,正中赵匡胤下怀,赵匡胤决定借此机会拿下整个湖南。

    托了杯酒释兵权的福,当年最能打的四个大佬已经被赵匡胤搞掉了,大佬不在了,那就用二佬。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正月,北宋大将慕容延钊,李处耘领兵出征湖南帮助武平节度使叛乱。

    慕容延钊,履历与石守信高怀德们类似,也是从后周一路身经百战的名将,但与石守信等人不同的是,慕容延钊并非后周军方核心人物。换句话说,慕容延钊威信比不过其他几个大佬,差一个数量级,这样的将领是赵匡胤喜欢的-能打胜仗用起来省心、构不成威胁用起来放心。

    李处耘,后周期间常年在河北藩镇驻守防备契丹。后来柴荣把李处耘安排到了赵匡胤麾下,跟着赵匡胤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赵匡胤绝对的亲信加嫡系,但在此之前从未担任过方面军的高级统帅,出征湖南任宋军监军,辅佐慕容延钊。

    刚一出发没多久周保权便已平定叛乱,连忙上书赵匡胤罢兵,赵匡胤不予理会,大军继续前进。路过荆南节度使治所时(现湖北江陵),节度使高继冲心惊胆战的好生招待,给宋军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军需。慕容延钊大军吃饱喝足,回过头就把荆南拿下。

    拿下荆南后,宋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慕容延钊率领攻打岳州,另一路由李处耘率领攻打藩镇治所朗州。慕容延钊在三江口(今岳阳县北)击败武平主力,攻占岳州,之后向朗州奔袭。李处耘在朗州城外遭遇武平军队,敌军一触即溃望风而降,李处耘俘获大量俘虏。

    接下来李处耘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举动,他从俘虏中选出了一部分身体肥胖的,给全军分吃掉了。

    这就让人很难接受了,俗话说两军对阵不杀俘虏,北宋新建未久,正是立德的重要时刻,宋军南征的一路也并非军粮短期,这时候还用这种原始的方式去威慑敌人未免太过残忍。

    但无论如何宋军已经战胜敌人,三月初十,慕容延钊率大军攻入朗州,宋军俘获周保权及其家属,湖南平定。

    至此,北宋触角深入进南中国,从湖南向四方可直接到达当时的后蜀、南唐、南汉等割据政权,北宋统一的步伐正在逐步前进。

    顺便说一句,此战过后宋军统帅回京述职,李处耘因为杀降被问罪,之后又因为与慕容延钊不和互相指责而被贬,三年后死于贬谪地。

    离地三尺有神明,李处耘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但他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北宋的一颗将星,多年以后,这颗将星征契丹,战西夏,为宋朝立下了远超其父亲的赫赫战功,保卫了无数芸芸众生,他的名字叫李继隆。

    赵匡胤是个雷厉风行的皇帝,统一的事业既然已经开始就不能有任何阻碍,三月平定湖南,四月开始造船兼习水军。乾德二年正月,原后周三相范质、王溥和魏仁浦正式退休,赵匡胤的头号亲信赵普接任相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国二佬李崇矩接任赵普的枢密使,至此,北宋的军政大权彻底统一到赵匡胤手中,国家机器开始全力运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