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来自官府的压力



    农业委员会模式激发了众劳工空前的积极性,工作效率大为提升,以前只有队长跟副队长的待遇优厚,虽说大家垂涎在望,可并没有其它晋升渠道。如今有了农委会,下面设立不同的分管部分,众劳工全都想出头,因此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而两人的无心之举发现这招实在好用,眼下需要搞建设的地方极多,随便设立一个管委会就能拉一批人上岸。刚刚掌握人事任命的权利,两人遍尝到许多好处跟甜头。

    夏飞要求把厕所的坑位挖的再深一点,手下的劳工立马领会领导意图,不仅按照要求挖,还格外挖深了一尺,虽说多干的工作可有可无,但夏飞还是应付的表扬大家工作用心认真。更出乎意料的是两名队长主动要求转进农委会,说是自己在村里也是种地的一把好手。

    夏飞明白,农委会的待遇好过队长,尤其是每亩地给到100斤粮食的奖励,而队长的任务多责任重,不留心还要连带被扣分,综合算下来自然愿意干农委会。

    而张浩遭遇的比夏飞更离谱,砖窑厂的师傅见中光头干活比之前更起劲,知道肯定有事,几番攀谈就从劳工口中套出缘由,私下里找到张浩说愿意入伙,之前跟刘广廷谈好的工钱不要了,只求能每个月给三两银子的工钱。

    张浩并不知晓其中的内情,正犹豫不决,几个年长的师傅暗示请他去县城里的醉仙楼快活一把。

    醉仙楼属南阳县最好的妓院,在赚第一桶金时曾被几家古玩店掌柜带到醉仙楼逍遥快活两次,里面的姑娘除了年轻并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连现实中的普通姑娘都不如,但盛情难却,只能捏着鼻子迎战,权当打发无聊。回去后还自费去男科做了检查,好在并没意外。

    是以砖窑师傅暗示的好处并不能诱惑到张浩,只是虚虚应付,说看表现,能力强自然会同意他们入伙,**个师傅见张浩不肯给准信,便许诺若是肯点头,自己还能招募更多的同行来,人多出活快,钱多干起活来也卖力。张浩这才勉为其难的同意让他带人入伙。

    正是砖窑师傅提到带人手入伙的说辞,让两人发现一个问题:为何后续再没有其他人加入。

    夏飞跟劳工有多很多次的深入交流,感触最深的就是当地百姓常年出于吃不饱的状态,按照他们自己的话就是夏秋吃三顿,入冬早晚稀。在最忙碌的夏秋时节,吃的也是杂粮掺野菜,只有饿的顶不住时才舍得弄点儿干饭吃,荤腥更是少的可怜。

    而这里不仅三餐管饱,干的活也比在村里少,可在第一批人响应投靠之后,再没人加入。这一点起初两人并不在意,直到投入生产的人越来越多,劳力明显不足时才察觉到问题。

    张浩找来众队长问询是怎么回事,得到的回复不过是距离太远,没人肯相信会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且吃得比地主自家饭还好。

    夏飞对此很是怀疑,近五百人在此吃吃喝喝半个多月,不可能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即便在现实世界里,国人的生活水平跟素养已经很高了,尚未达到有便宜不占的地步,超市做活动便宜几毛钱都能让队伍排出龙的传人的效果,这里的百姓更不可能。

    根据夏飞统计的数据来看,四百多人的劳工全都集中在汪岭、刘沟和田坡三个村子,平均每个村落不到二百人。据村里的人反应,村子位置不好,大家都是依山势开垦荒地,几代人都是如此。而西边北边地势平坦的良田多,但都是有主之地,宗族强盛,人多势大,自然对家丁佃户管理严苛,即便有人听说想来,也没那个胆子。

    两人琢磨半晌,觉得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地理位置偏僻,宣传效果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愿意相信的都来了,不相信的也没法来验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