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将军何须是丈夫



王承恩执掌司礼监,这事儿朱由检自然是非常高兴,毕竟王承恩是他的人,而且在历史上已经证明过。

 王承恩,是跟着朱由检一起上吊殉国的绝对忠臣。

 ......

 “王承恩!”

 回到乾清宫后,朱由检便对王承恩说道:“你刚接管司礼监,有些动作还是不要做得太明显......”王承恩闻言躬身应诺。

 皇帝所谓的不要做得太明显,意指什么,他当然知道。

 “对了!”

 朱由检突然又道:“你给朕起草一份诏书,立即从全国各卫,抽调五万人,补充到五军营。”

 “五万人?”王承恩顿了一下。

 “对!”

 朱由检回答的很肯定,道:“除辽东、陕西、四川、云南贵州除外,从其他地方抽调......”说着,朱由检又想了想,道:“此番抽调的兵士,年龄要求十八到三十岁。”

 五军营是拱卫京师的部队,这支部队若是没有战斗力,朱由检那是夜不能寐。

 要知道,便宜老哥天启皇帝,他能让魏忠贤训练东厂,不就是因为他也知道三大营不堪重任吗?

 但是——

 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做情报更合适,如果把他们当成正规军,朱由检可不信任他们。

 “奴婢遵旨!”

 王承恩当即应下。

 自己人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朱由检突然觉得一身轻松。

 安排完这件事后,朱由检又让王承恩带了两个御医,代他去看望魏忠贤,毕竟在朝堂上,他以身体不适为由,辞去了司礼监的职位。

 ......

 晌午刚过一会儿。

 王承恩就来到了司礼监。

 魏忠贤一副和善的道:“王公公,恭喜高升。”

 “谢九千岁提携。”

 王承恩殷勤附和。

 “九千岁,贵体可还安好?”说着,他指了指跟过来的御医,笑着说道:“皇爷担心九千岁的身体有恙,特遣老奴带两位御医来给九千岁瞧瞧。”

 “替咱家拜谢皇爷隆恩。”

 魏忠贤微微躬身说道。

 上午他在朝堂上请辞,下午皇帝就派来了御医,但是魏忠贤也不傻,他觉得这是皇帝来试探他而已。

 皇帝想看看咱家是真病,还是假病。

 “两位大人,快来给九千岁瞧瞧。”

 闻言,两位御医缓步上前,魏忠贤却非常配合御医诊断,不时还跟王承恩说说闲话。

 “其实咱家倒也没啥大毛病,就是最近有些厌食,晚上久久不能入眠,身体时感虚汗乏力。”

 魏忠贤故意这么说,这俩御医倒也很配合。

 “九千岁这是疲劳过度引起的......”一个御医把了把脉,和善的说道:“九千岁平时多注意休息,一会儿下官再开一个方子,九千岁按时服用,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调理好。”

 “有劳!”魏忠贤微微拱手。

 让御医诊断,这本身就是来走过场的,朱由检的目标,其实并非来试探魏忠贤是不是有病。

 他确实有病,但是病不在身体,而是在心里。

 魏忠贤将近两百斤的体重,他能有什么病?

 御医诊断之后,王承恩又跟魏忠贤说了会儿闲话,他并未因为自己接任了司礼监秉笔太监职务,而显露傲气。

 相反的,王承恩还如往常一样。

 似乎他依然还是魏忠贤的人。

 当然——

 他也不忘告诉魏忠贤,说皇爷十分信任九千岁,接下来的朝廷政务等等,还得需要九千岁多多帮衬什么的。

 总之,朱由检离不开魏忠贤。

 之前说过的话,依然作数。

 只要魏忠贤真心辅佐皇爷,皇爷一定会让九千岁流芳百世。

 ......

 接下来一段时间,朝廷没什么大事情,倒是因为朱由检要从全国抽调青壮兵士,引起朝廷一轮争议。

 有几个大臣觉得,现在川陕云贵还有叛乱,不宜随意调动兵马。

 如果其他卫所有多余的兵士,倒不如调往辽东,或者陕西、以及云贵川更妥。

 虽然三大营现在兵员不足,而且缺乏训练。

 但是——

 京师现在很安定,暂时不需要征调兵马。

 不过朱由检最后力排众议,他说京师防务至关重要,万一遇到什么突发事件,但是京师没有兵马,到时候该如何应对。

 没办法,在朱由检一意孤行之下。

 抽调兵马正常进行。

 对于这件事,魏忠贤一直站在朱由检这一边,他大力支持皇帝重组三大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