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打死我,我也不是亡国之君-第2/5页



    可是朱由检偏偏不这么做,他反而做出了极为荒谬的决定。

    不但没有将内部西北的农民起义军给扑灭,更是将辽东的主将袁崇焕给凌迟了。

    西北那边的坑还没填呢,辽东这边他自己又挖了一个坑。

    这不是纯纯的嫌大明王朝灭的不够快么。

    杀袁崇焕这件事情和杀魏忠贤这件事情,几乎是如出一辙。

    都是因为朱由检政治能力不行,没有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做合适的事情。

    倒不是说这两个人杀不得。

    而是朱由检在最不应该杀这两个人的时候,杀了他们。

    导致出现了最坏的结果。

    原本可以有不好的结果出现,可朱由检偏偏选择了最坏的结果。

    朝堂上东林党一家独大。

    满朝百官居然挑不出来一个能干实事的人,都是一群中饱私囊的伪君子。

    除了在朝堂上打打嘴炮,坑坑自己人之外,没有任何的本事。

    而朱由检偏偏就将能够制衡东林党的魏忠贤给杀掉了。

    说起来也是讽刺。

    当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城之后,与大明共存亡的反而是那些太监。

    而大明朝廷的那些官员们早早就站在了城门口投降去了。

    他们可没有人与大明共存亡。

    就连最后守卫皇宫的都是那些太监们自发的组织起来的。

    而朱由检没山自缢的时候,唯一一个陪在他身边的也是一个太监。

    在魏忠贤这件事情上,朱由检是真的犯了一个错误。

    至少在东林党被彻底打散之前,魏忠贤是不能杀的。

    而在对外的辽东战局上,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候杀掉了袁崇焕。

    还特么是凌迟的。

    这是要杀给谁看?杀给前线上的那些明军将士们看的?

    袁崇焕不说为了大明的辽东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至少他是出了力的。

    可是袁崇焕的下场所有人也见到了,被凌迟。

    那试问大明朝廷的那些镇边的士兵们怎么想,还能够有斗志么?

    还能够为了大明朝廷卖命么?

    还有人敢去坐镇辽东么?

    做出了政绩,反而还被朱由检给凌迟了。

    本来完全可以以袁崇焕为榜样,让边关的将士们好好学习。

    而在朝中也可以宣传一下,让一些有志之士前往辽东帮助大明朝廷改变辽东的局势。

    但是朱由检偏偏就不这样做。

    而是因为自己的疑心,就直接将袁崇焕给凌迟了。

    这个举动,毫无疑问的是伤了边关将士们的心的,也打消了朝臣们对于辽东的积极性。

    所以,在魏忠贤和袁崇焕两个人身上,朱由检就是两个致命的错误。

    如果不让东林党主政大明,那么大明朝廷也绝对不会腐烂的这么快。

    如果袁崇焕不死,那么皇太极绝对不会打的进来,大明的边关也不会失守的这么快,最后沦到两线作战,吃尽了苦头。

    另一边的西北农民军起义,那就更是朱由检自己作妖了。

    明明狠心一点,用雷霆手段将李自成和张献忠扼杀,才是最好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