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赈济带来的惊喜



    兴宁五十九年正月,马宪永夫妻和姐姐马宪英与崔宁政返回了怀远府,陪伴父母。崔宁政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一直和马文慧夫妻住在一起。年轻的时候,杨筱婷就陪伴在刘婷娜身边,如今老了,又回到了一起。他们诉说着当年的场景,时而高兴,时而悲伤。张铭海的父母过世后,张铭海也没有让妻子裴孝凝返回宁安府,而是让裴孝凝继续留在怀远,照顾马文慧夫妻和杨筱婷。马文慧很是感动,却也无以为报了。

    二月十五日,马宪永、崔宁政两家人启程返回宁安府。两天前正是马文慧九十四岁的寿辰,只有几个人在一起过,已经不可能再有当年的情景了。马宪永为自己的父亲活到这个年龄非常高兴,他这几年也竭力继续寻找名医良药,希望让父亲活到百岁,至少是继续延长寿命。同时也继续为姐姐和妻子寻找美容养颜的药品。

    二月二十二日,马宪永、崔宁政两家返回了宁安府。次日即接到了宁西和连海发来的急报:双海路西道发生了严重的灾荒,粮食不够用,饥民遍野。李万杰、魏旭斌、魏旭尧四处求援,希望不要引发民变,同时李万杰已经派人告知了在岚山岛的田安弘,希望马宪永出手相救,因为邻近的地方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而有的地方已经有小股民变了。李万杰希望马宪永能亲来福兴府商议。

    马宪永接到消息后,立即找人商议,是否要救援。大多数人都主张救援,但是救助多少是个问题,另外如果救助当中发生了民变该如何,是否要派兵,这些都要商量,而且意见不一。

    裴孝安说:“救援是需要的,可以先从岚山岛的储存中调运一部分到福兴府,另外如果饥民太多,粮食有限,是根本无法救济过来的。”

    赵惠雄:“我们可以将有限的粮食救济给最需要的人,而一般的完全无法救济的人,可以与李万杰商议,如果灾民有意,则将他们接过来,给我们增加劳动力,充实我们的人口,削弱他们的实力,这也是个办法。”

    马宪永:“这个办法好,一举两得。”

    裴孝信:“如果发生民变,免不了要动兵,但尽量不要如此,不过必须做好准备,可以从各军抽调一部分凑成六千人,从宁西等地调集部分人马,统一集中在连海县,这样可有万人,如果民变足以配合应对,如果狄羯生事,足以保证我们撤回,必须是完全准备。”

    崔宁政:“如果我们救济有功,李万杰会有什么回报给我们呢,也是可以谈的啊。”

    张铭海:“是的,我们不能白拿我们的粮食为他人分忧,而一无所获啊。”

    杜宽:“依我看,我们不必主动提出,只要打点好李万杰,魏旭斌,略微暗示,或许就可以了。”

    马宪永:“有道理,我决定答应李万杰的要求,亲自去一趟。”

    崔宁政:“这不可,你走后,大局谁来主持,万一有事,怎么办。”

    马宪永:“我觉得问题不大,也不是第一次去了。让杜宽、铭海、赵惠雄、韦昊英、海阳、郭壮平和我一起去,百十人足矣。军队由孝信带往岚山岛,统一节制。”

    众人都不同意,但马宪永执意如此。

    二月二十三日,马宪永让崔宁政下令,从岚山岛、始宁园、昌宁县的储备中抽调一部分粮食共计五万石先发往福兴府和会安府。同时让在南方洛那卡国、麻逸国等国经商的人和有余量的人也运粮食到宁安府。

    二十五日,派杜宽先行去福兴府,告知李万杰说马宪永将在三月中旬前往。同时让李绍铭、徐显庆、赵惠雄调集宁安府各地粮食约五万石先行运往岚山岛,怀远府的粮食则交王重晟直接走中路水域运往岚山岛,约三万石,另外兴北府的粮食也抽调五万石运往岚山岛。同时鼓励富商大户也出粮救济,如有违抗者严惩。李绍邦个人出资五万石,吕紫梦的哥哥吕亮卿因在会安府,家中产业交弟弟吕蒙卿和妹妹吕紫梦经营,也出资三万石。两人自己购置船只派人运往岚山岛。这两个最大的商人富户出资,其余的大小商户也都出资。马文慧知道此事后,还从安心园的物资中拿出七万石,交高延恭转运岚山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